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880字。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重要知识点练习题
  篇目:《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必修上册文言文中常见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2.识记并理解必修上册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并能够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识记并理解必修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 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凭”,乘)
  8.山川相缪。                 (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酒属客。                 (属:同“嘱”,劝人饮酒。)
  (二)古今异义词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古:把……做成;  今:认为。
  2.金就砺则利               古:金属器具;    今: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广泛地学习;  今:知识、学问渊博。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古:爪子和牙齿;  今:党羽、帮凶。
  5.用心一也                 古:因为,心思;  今: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藏身;        今:托付。
  7.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8.吾从而师之古:从,“跟从”;“而”,连词;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9.今之众人古:一般人;      今:大家,很多人。
  10.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
  1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12. 白露横江。              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
  13. 凌万顷之茫然古:浩荡渺远的样子;   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14.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一种竞技方式。
  15.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内心所思慕的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日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向西,东:向东
  2.名词作动词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      ②吾师道也        师:学习
  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④下江陵          下:攻占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打鱼砍柴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孔子师郯子   师,以……为师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侣、以……为友
  4.数词活用
  ①用心一也         一,数词,专一   ②四望如一       一,数词作名词,一体
  5.形容词作名词
  ①其曲中规   曲,弯曲的弧度
  ②小学而大遗  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