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9050字。
徐汇区2020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屈原列传》)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贾谊《___________》)
(3)“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与《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法相似。(《论语十二章》)
【1题答案】
【答案】 ①. 举类迩而见义远 ②.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 过秦论 ④. 见贤思齐焉 ⑤.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迩”“见”“报怨”“焉”“省”。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李因工作业绩不好,情绪失落,朋友鼓励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 班级球队冲击冠军,同学们拉出横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队员们加油。
C. 老刘退休后想再就业,家人以“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劝其不要再工作。
D. 高考前夕,班主任在班级贴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标语激励大家。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宋代处在以盛唐为标志的古代社会鼎盛期的结尾,因国力的贫弱,内忧外患的侵扰,士人对社会动荡都有深切的体验, , , ,也使得仕途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凡此种种,都促成了“吏隐文化”的发育。
①向外拓展的能力和意愿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②由此情感和思致变得深沉
③而朝政难为与党争不断带给人的纷扰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①②③
二、阅读(50分)
(一)(11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的群集性
邱泽奇
①人一生下便需要接受他人的抚慰,与他人接触,与他人交往。实验观察表明,婴儿出生后有许多明显的社会交往迹象。如2个月大的婴儿可以与同伴对视。在人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婴儿要与父母接触,再长大一些,要有自己的玩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自己的朋友、同学和同事。只要我们醒着,大都与他人在一起,学习、工作、生活、游乐,生活在各种类型、规模的群体之中。只有在极少数特别情形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