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980字。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语 文
2022.03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在通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进行过“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艰辛探索。时至今日,共同富裕仍是一个全球性的人类难题。
何谓共同富裕?从过程上讲,是全民共同致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中国人民都有的权利;实现富裕不只是少数人的机会,而是中国人民都能有的机会;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不能只是少数人发展,而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从结果上讲,共同富裕指的是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丰富和精神丰实,是全社会所有人的整体富裕。因此,只有从起点和过程上保证全民共同致富,才能在结果上最终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同时,共同富裕既与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根本对立,又与平均主义要求的“均富”不相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的目的就在于它能够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人类社会自阶级出现以来的最大不公平——两极分化,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果,只能导致两极分化,一方是资本和财富的积累,一方是贫困的积累;生产资料公有制能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成果惠及每个人。
(取材于龚云《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
材料二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了一条通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现代化增添了新内涵,为文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迄今为止,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仅仅是少数人的现代化。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现代化进程创造的社会财富绝大多数都流向了少数精英阶层。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用翔实的历史数据证明,资本收益率一直高于经济增长率,这是导致财富分配不平等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
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自由主义兴起,政府职能不断退出,劳资关系严重失调,普通民众收入长期停滞不前,西方国家的财富集中度越来越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私人财富急剧扩张、财富鸿沟不断加深、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之所以无法根除两极分化和不平等加剧的顽疾,根源在于它是资本主义方式的现代化,而人的异化和不平等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由传统文明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以及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双重使命。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命题,并强调“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取材于鲁保林、李建平《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
材料三
心怀“国之大者”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精神前提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国之大者”是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繁荣的基础,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
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把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推
(取材于张占斌《心怀“国之大者”,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体人民都有致富的权利和机会。
B.自始至终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C.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全体同等富裕。
D.社会主义制度是其实现的重要保障。
2.下列对材料一、二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在本质上的区别。
B.让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共同主张。
C.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必然会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
D.中国现代化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加剧贫富差距。
3.根据材料三,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鱼与熊掌,二者兼得
B.授人以鱼,而非以渔
C.各尽所能,各尽其责
D.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5.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下面链接材料体现了哪些中国式“共同富裕”理念。(5分)
【链接材料】
自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后,福建先后选派援宁干部11批183人、专业人才2000多人次到宁夏传导理念、传播技术。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教育、文化、科技多领域的全面合作新格局。通过加强企业合作、劳务输出等促进两地交流发展,25年来,闽宁两省区,引导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提升了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口综合素质。原来生活在路、水、电不通地区的贫困群众大量搬迁,通过治理,昔日的“无头山”变成了“花果山”,贫困村变成了度假村,贫瘠地变成了风景区。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8分)
针名
清??章学诚
名者,实之宾。实至而名归,自然之理也,非必然之事也。君子顺自然之理,不求必然之事也。君子之学,知有当务而已矣。未知所谓名,安有见其为实哉?好名者流,徇名而忘实,于是见不忘者之为实尔。君子出处①,当由名义。先王所以觉世牖②民,不外名教。伊古以来,未有舍名而可为治者也。义本无名,因欲不知义者由于义,故曰名义;教本无名,因欲不知教者率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