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8610字。

  2022届高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   )会影响他的一生。我是在天津鼓楼一带长大的,从小就把闲逛当作一种乐趣。附近有一条古文化街,街上的店铺(   ),热闹极了。有位篆刻的老人家,白发苍苍,善用小篆,笔法圆熟遒劲。还有写毛笔字的张先生,人很清瘦,身后挂着颜体、欧体的条幅,除了写字,还会算命。在沿街的茶馆里,有扣人心弦的评书,到周末还有京剧,从黄昏到夜半,人流络绎不绝。很小就从课本上知道,           ,然而,长期泡在园子里,我印象中的京剧,是一上台就满脸大汗的高个子青衣,是那把经常断弦的黑色京胡,还有每次给客人送来茶汤都会跟着叫几声好儿的白胖小哥。拐过去,还有一条街道,专门出售旧衣服或者加工衣料,所以叫估衣街。这些店铺里的裁缝,可以和五大道的洋人比肩,绣在旗袍上的凤凰(   )。
  1.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往往   触目皆是   栩栩如生 B. 常常   触目皆是   惟妙惟肖
  C. 往往   俯拾皆是   惟妙惟肖 D. 常常   俯拾皆是   栩栩如生
  2. 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B. 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C. 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具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D. 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3. 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正确的是(   )
  A. 文中提到的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鲁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六国后,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而到了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则是隶书。
  B. 文中提到的评书有叙事文学的特点,我国古代的叙事文体源远流长,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唐代的爱情故事。
  C. 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楷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行书)、颜真卿的《多宝塔》(楷书)等。
  D. 文中提到的“黄昏”是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黄昏”的下一个时辰是“夜半”。
  【1~3题答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往往:是对某种规律性的总结,不用于主观意愿,侧重过去式。
  常常:侧重于经常性,多用于主观意愿,一般现在时态。
  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侧重对过去的总结,应选“往往”。
  第二空:触目皆是: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极多而易得。
  “街上的店铺”适合于眼睛看到的,应选“触目皆是”。
  第三空: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多用于艺术形象。
  惟妙惟肖:像真的一样,多用于艺术手法,比如表演。
  语境中用来形容衣服上的凤凰图案逼真,应选“栩栩如生”。
  分析可知,A项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A。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女子满15岁行笄礼,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