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80字。
孙权劝学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初( ) 谓……曰( ) 卿( ) 今( ) 当( )
涂( ) 掌( ) 事(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 以( ) 务( )
3、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孤( ) 岂( ) 欲( ) 治经( ) 博士( ) 邪( ) 但( ) 当( )涉猎( ) 见( ) 往事( ) 耳( )
4、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孰( ) 若( ) 以为( ) 益( )
5、蒙乃始就学。
乃( ) 始( ) 就( )
6、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及( ) 过( ) 论议( ) 大惊( )
今者( ) 才略( ) 非复( )
7、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 ) 即( ) 更( ) 刮目相待( )
何( ) 见事( ) 晚( )
8、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遂( ) 拜( )
1.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从劝说过程中可以看出孙权的什么特点?
答:用“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当吕蒙推辞时,他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来帮助吕蒙克服畏难心理:再现身说法“卿言多务,熟若孤?”回应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可以看出孙权的平易近人、循循善透。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句中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答:十分惊奇,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才略大增的惊人变化。
3.吕蒙为何能从当初的“吴下阿蒙”变得让人“刮目相待”?他的变化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勤奋学习。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只有学习才能够增长知识与见识。
4.文中是怎样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答:通过鲁肃惊叹、与之结友,侧面表现吕蒙才学大增,学有所成。鲁肃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而愿与他深交,由此也可看出,鲁肃是个敬才、爱才的人。
第八课:《木兰诗》
一、 理解性默写
1、 写木兰勤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描写出征前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争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描写木兰矫健身姿,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