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50字。

  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设计
  一、文本研读
  意境是关于文学艺术作品的境界和情调的一个名词。山水画的意境,这是个非常抽象且专业性很强的概念,很难被学生理解,为此,文章从山水画和诗歌在艺术境界上的共通性入手,以诗歌的意境为例,来阐释山水画的意境及获得意境的方法,进而论述了意境和意匠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就通俗了很多,能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二、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语言诗化的议论文,文中有许多诗词名句以及含义深刻、意蕴丰富的句子,需要细细品味,所以我的教学策略一便是设计以“朗读”为主线的课堂活动,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另外,初中生个体差异明显,且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所以我的教学策略二是范画欣赏,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三、活动组织
  1.游戏导入
  展示学生的画作,请同学们根据画作展示的意境来猜诗,初步感受山水画的意境。
  2.认识作者
  简介作者李可染,PPT展示其画作,说说观赏的感受。
  出示李可染关于“意境”的论述文字,让学生头脑里初步形成“意境”的概念。
  3.思路分析
  快速浏览课文(一读),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自由读课文5-8节(二读),简要概括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指名读文章最后两节(三读),说说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
  跳读课文第1、第2、第5、第9、第10小节(四读),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层次结构。
  4.细读感悟
  指名朗读课文第3、4小节,朗读指导:如何读出李白诗中的情。
  提问: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PPT展示《送孟浩然之广陵》 和《寒江独钓图》山水画,边欣赏边齐诵对应的古诗(五读),进一步体会山水画的意境。
  指名读第6节(六读)。提问:“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那么要怎么才能深入全面认识对象呢?
  链接资料“齐白石画虾的故事”,了解齐白石画虾的经历;展示齐白石《墨虾》,对比齐白石早期的虾和晚期的虾的区别,来感受长期观察和苦心经营意匠的重要性。全班齐读第6节和第9、10节(七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