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0380字,答案扫描。
宣城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棋文化是见证人类历史文明演变的活化石,它以海纳百川的气度融汇不同民族文化特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显示出强大的自我完善力和旺盛生命力,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在规则各异的棋局当中,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在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独树一帜,爱好者有十余亿,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棋种。丰富多彩的棋文化交流和竞赛活动遍布全球各地,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以棋局议时事、借棋理提出治国理政观点在古今中外皆为常态。“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史书中记载了梁武帝的棋局经验之言,借此告诫大臣要有忧患意识。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阐释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的战略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文章以围棋术语“做眼”论述敌我之间包围与反包围、攻与守的关系,阐明在敌后根据地作战的战略布局依据和军事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好先手棋”“全国建设一盘棋”“打好收官战役”等棋局术语时常出现在党和国家工作部署中。
棋文化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价值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寸棋盘所产生的能量不容小觑。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被选为国际象棋协会名誉主席,他将国际象棋比喻为“智慧的体操”,以其为利器领导国家摆脱长期遗留下来的酗酒、迷信等不良习惯,在世界面前塑造俄罗斯民族的冷静睿智形象。苏联棋手数十年独步江湖,垄断世界大赛桂冠,国际象棋成为该国在世界舞台树立“智慧民族”形象的有力抓手,彰显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传播示范作用。
棋文化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不同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质。棋子角色设立、棋盘造型以及行棋规则的不断演变进程,均直接或间接映射出古代不同国家在社会制度、价值主张和管理模式上的差异。中国象棋体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战略和指挥艺术。例如,决定棋局胜负最重要的棋子将(帅)永远留在王城九宫中,周边还有士、象(相)等一众棋子专职护卫,将(帅)、士、象(相)这三个兵种不能走到对方的主战场,没有直接进攻的能力。反观国际象棋中的棋予设定,则倡导任务优先和个人英雄主义,约束较少。王、后、车、马、象、兵六个兵种每个棋子行动空间均无禁忌,执行的行动策略是目标一致,追求的是棋子之间组合的效能最大化。
当然,中国象棋也有灵动应变和因势利导的智慧风采深藏其中。炮是中国象棋独有的棋子,吃子时需要前方间隔一个棋子当“炮架子”才能迸发隔山打虎的神力。显而易见,炮的功效大小取决于“炮架子”是否称职到位。失去借力资源的炮,其能量便消失殆尽,学会用炮,也就了解了中国传统军事战斗中强调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攻守之法,明白借力打力、顺势而为的灵动之妙。
棋文化所蕴含的认知理念和行动意图,对社会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有着独特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棋文化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有效载体。以棋理论事理,正确理解把握棋文化蕴含的规则内涵和应用场景,才能真正体现棋文化的博弈价值。
(摘编自谢军《小棋局大世界:东西方象棋中的文化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都有独特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质。
B.列宁借助国际象棋塑造俄罗斯民族的良好形象,成功展示了体育文化软实力的传播示范作用。
C.中国象棋重秩序,国际象棋重效能,这正是东西方社会不同的管理模式在棋局中的直接映射。
D.中国象棋有严格的规则约束,也有灵动应变的智慧,正确理解其中内涵,有助于社会文化建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先指出棋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为下文的论述做了必要的铺垫。
B.文章以棋理论事理,从棋局规则中审视文化特征和价值理念,立论角度独特。
C.文章引用梁武帝、毛泽东等人的论述,意在体现棋理和治国理攻有相通之处。
D.文章对比东西方象棋在棋子角色设立和行棋规则上的不同,并剖析了其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棋文化融汇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影响了人类文明的演变进程。
B.棋局折射出现实社会的文化特征和理念,将棋文化与社会生活联系,则棋理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方寸棋盘。
C.国际象棋中,“王”可以在棋盘上任意行动,承担战斗主力军的职责,体现出西方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
D.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行棋规则和下棋者的逻辑思维方式相差甚远,其中渗透的文化理念也截然不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森林固碳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经济有效方式。科学研究证实,结合树木的碳捕获潜力,在地球上合理的土地范围内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是以最低成本实现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内的最佳途径之一。自设立植树节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