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500字。
安徽省芜湖市2022年九年级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一)
语 文 试 卷
(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题号 一 二 三 书写分(5分)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二十余年如一梦,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
(5)李白《行路难》中用比喻的方法体现诗人仕途受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以魏尚自许,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秋瑾《满江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平时虽真诚恳切、肝胆相照,但不为世俗了解,生活中常受折磨。
【1题答案】
【答案】 ①.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②.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 弓如霹雳弦惊 ④. 此身虽在堪惊 ⑤. 欲渡黄河冰塞川 ⑥. 将登太行雪满山 ⑦. 持节云中 ⑧. 何日遣冯唐 ⑨. 俗子胸襟谁识我 ⑩. 英雄末路当磨折
【解析】
【详解】作答此题时,要求所写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注意“辩、蜡炬、霹雳、遣、襟、折”等字词的书写。
2.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2022年2月4日晚八点,第二十四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以中国传统的24节气在北京鸟巢拉开wéi幕,画面唯美,令人惊艳。2月4日也是24节气之首-立春。立起春的气息,扬起春的风帆;立起春的标牌,竖起春的号角;;立起春的温暖,漫延春的斑斓。温湿的小南风,刚刚突破严冬的防线,便像涓涓细流一般向冰冻的土地漫溢。大地渐渐暖和并苏醒,丝丝温馨湿润的水气从泥土的毛孔中蒸发弥散出来,宛如绵延不尽的袅袅炊烟,昭示着生命的存在与勃发。高山上的皑皑积雪,在冷峭的冬天里出尽了风头,而春风在它的胳肢窝只温柔地一抓一挠,它便再也不能严肃不能正经,忍俊不禁地噗嗤一笑,霜冷的脸融化成粉红的花面,澌澌然地从山顶到山麓,再到村落,再淙淙地流入溪河湖海、醉心于横跨千里的春天的旅程。春天的脚步,轻盈地踏过冬日的叹息,向世人展示先行的姿态和渐进发展的决心。
②立春时节,北京冬奥会向我们走来,中国也通过举办此次冬奥会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实力与大国风范,获得了世界的赞叹。而我国的文学作品也是精彩纷呈,经典如繁星闪耀在历史的星空。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啼笑皆非又唏嘘不已的反面形象人物,如清代小说家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封建社会士林的“群丑图”,刻画了“喜极而疯”的范进,还有临终时舍不得灯油,“伸着两根指头难以咽气”,直到妻子才肯断气的,此人与《围城》中的李梅亭、《一文钱》中的徐复祚、《庄子??外物》中的监河侯并称为我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山麓( ) 淙淙( ) wéi 幕( )
(2)第①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
(3)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正。
(4)请仿照前后句,为第①段横线处补写句子,构成排比。
(5)请完成第②段的填空题。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lù ②. cóng ③. 帷
(2) ①. 漫延 ②. 蔓延
(3)不禁地噗嗤一笑,霜冷的脸融化成粉红的花面。(或删去“地噗嗤一笑”)
(4)示例:立起春的色彩,飞舞春的裙裾
(5)吴敬梓 挑掉一茎灯草(大意对即可) 严监生(严致和) 吝啬鬼
【解析】
【小问1详解】
山麓(shān lù):山脚。
淙淙(cóng cóng):流水的声音。
帷幕(wéi mù):挂在较大 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小问2详解】
蔓延:如蔓草滋生,连绵不断。引申为延伸,扩展。“蔓”指像蔓草一样,不能写成“漫”。
【小问3详解】
画线句用词重复,“忍俊不禁”是忍不住要发笑的意思,与“噗嗤一笑”语义重复。“忍俊不禁”或“地噗嗤一笑”删去其一。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
根据横线前后句,可知要仿写的句子句式为“……春的……,……春的……”,如:书写春的诗篇,发送春的祝福。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因为油灯里点着两茎灯草,“临终时舍不得灯油,‘伸着两根指头难以咽气’”,直到他的妻子挑掉一茎灯草,他才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个人物是严监生,名叫严致和。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