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190字。
写作专题
云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哲学家说:未经思考和审视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也有人说:人是现在的,也是未来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根据现实而谋划未来。在日月流转中,旧去的已定格为历史,新来的正奔向我们。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努力,奋斗,看见,感悟…
人们之所以喜爱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除了它憨态可掬的形象,还有它行远自迩、面向未来的深刻寓意。
请结合材料,以“现实与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苏格拉底的话意在告诫我们,人应当思考和审视自己的人生,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第二句话意思是人应当结合当下现实谋划未来。第三句话意思是时光飞逝,现在很快就会成为历史,而未来正在变成现在,意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珍惜现在,规划未来。第四句与第三句一脉相承,告诉我们要想有美好未来,需要努力、奋斗,也关注、感悟。总之,材料第一段核心思想在于面对现实与未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努力奋斗,学会思考和感悟,珍惜当下,谋划未来,不要虚度时光,要有目标、有规划。
第二段通过冰墩墩的寓意“行远自迩、面向未来”,以及它受到人们的喜爱,告诉我们“面向未来”是人类共同的祈愿。
写作主题“现实与未来”具有辩证理念,我们应思考二者的关系。如现实也曾是未来,而未来终究会变成现实;要想有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做好当下,在现实做好规划;未来是现实的引领,现实是通往未来的途径;还可以思考
……
云南省昆明市2022年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获得“两金一银”的谷爱凌爱好广泛,同时兼有运动员、学生、模特等多重身份,“环球人物”称她为“斜杠青年”。“斜杠青年”一词,源于英文Slash意为拥有多重身份,需要用“斜杠”将各种身份分开的人。“斜杠青年”将自己的兴趣转换为“斜杠力”,让自身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让自己更自信,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在2022环球青藤青年节开幕大会上,人民网联合环球青藤发布的报告显示:27.6%的青年拥有2份及以上的工作,“斜杠青年”占比超过25%。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斜杠青年”是社会开放、进步、变革的产物。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