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5910字。

  2022年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来,虚拟主播备受关注:某短视频平台的虚拟主播一夜圈粉超百万,全球首位数字航天员“小诤”走红。有人感叹,用不了多久,科幻电影中的虚拟人将走进人类现实。
  虚拟主播,顾名思义,是指结合人工智能与三维虚拟形象技术,可自主承担策划、编辑、主持、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的主播。2001年,英国推出世界首位虚拟主持人“阿娜诺娃”,虚拟主播由此进入公众视野。随后,美国、日本、韩国先后推出虚拟主播。中国的虚拟主播最早出现于2004年,央视某频道制作推出了三维虚拟主持人“小龙”,但昙花一现。
  如今,借着人工智能的东风,新一轮虚拟主播热重新席卷全国,已广泛应用于新闻、综艺、游戏、演艺、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化场景。2018年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在中国诞生,标志着虚拟主播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与早期人工控制的动画不同,虚拟主播披上了人类的外衣,人工智能技术也仿佛为虚拟主播注入了灵魂,虚拟主播是否会抢了真人主播的饭碗也成为讨论的焦点。近两年,虚拟主播呈爆发态势,引发社会关注,获得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日前,广电总局发文,推动虚拟主播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天气预报、综艺科教等节目生产,创新节目形态,提高制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同时探索短视频主播、数字网红、直播带货等虚拟形象在节目互动环节中的应用,增加个性化和趣味性。
  虚拟主播如何改变新闻传播业?首要的就是推动节目形态创新,抬升智能化水平。作为科技创新的虚拟主播,基于智能语音合成技术,输入文字即可生成连贯播报的语音和画面。虚拟形象合成技术,也能有效提升节目制作效率及质量。一些新闻网站上的虚拟主播不仅能纠正多音字、背景音和音效,还拥有变速、数字纠错和韵律纠错等功能。此外,虚拟主播还能实现瞬间穿越,克服时空限制。虚拟主播能忽略特殊气候、交通、通信条件造成的困难,代替真人出镜,使采访报道更加安全、成本更低。
  高度拟人化形象使虚拟主播具有人格化魅力。早期的虚拟主播只是对真人进行模仿,往往以真人主播为原型。随着技术进步和艺术审美的影响,虚拟主播开始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创意外形。从2D到3D,再到超写实数字技术,虚拟主播的人物美化度逐渐趋于完善。
  虚拟主播是二次元、粉丝文化和创新技术成功碰撞的产物,在多个领域崭露头角,甚至成为虚拟偶像,坐拥庞大的流量热度和粉丝群体。拥有着智能化、个性化、趣味化等优势,不会像现实中的明星出现人设崩塌的危机。但虚拟主播行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智能化水平仍待提高,存在情感互动不足等问题,可能会面临道德伦理困境。
  因此,要加强对虚拟主播行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使其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为其赋予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人格特质。使虚拟主播能更好地承担起“公众人物”的责任和使命,不仅能播报新闻、直播带货,还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摘自刘晓燕、孙理想《爆火的虚拟主播能走多远》)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虚拟主播结合了人工智能与三维虚拟形象技术,能自主承担策划、编辑、主持等工作。
  B. 世界首位虚拟主持人诞生于英国,随后,美国、日本、韩国、中国也推出了虚拟主播。
  C. 有的虚拟主播圈粉数万,有的迅速走红,可见,科幻电影中的虚拟人也将走进人类现实。
  D. 人工智能促进了虚拟主播的发展,使其广泛应用于新闻、综艺、游戏等多元化的场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阐释了虚拟主播的概念,接着讲述了虚拟主播的诞生、发展、作用和优缺点。
  B. 文章将虚拟主播和真人主播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由此可得知虚拟主播优于真人主播。
  C. 文章多方面举例,深入浅出的讲述,使读者对作为科技创新的虚拟主播有了更多了解。
  D. 文章指出,技术进步和艺术审美影响着虚拟主播,使其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创意外形。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工智能技术为虚拟主播注入了灵魂,使虚拟主播有了人格魅力,可能代替真人主播。
  B. 虚拟主播只要不断增加个性化和趣味性,就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带来更大的效益。
  C. 虚拟主播具有高度拟人化的形象,这使得它对新闻传播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改变。
  D. 虚拟主播具有诸多优势,也存在不足,加强规范和引导能使其更好地承担责任和使命。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 “可见,科幻电影中的虚拟人也将走进人类现实”错,原文为“有人感叹,用不了多久,科幻电影中的虚拟人将走进人类现实”,只是有人语言,并不是本文作者的结论。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 “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错,有对比,但是并不是多处、“多方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团结的灯塔。北京冬奥会是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届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更是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
  团结就是力量,共进才有未来。本届冬奥会有约9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是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的国际政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积极支持和热切期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