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8970字。

  2021-2022学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中)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注意力经济的发展和造星产业的发达,娱乐圈正式进入“流量时代”。在资本的控盘运作下,经纪公司、刷单公司和社交平台积极跟进,已然形成固定的利益圈层。其裹挟青少年沉溺于应援打榜和刷量控评,或热衷屠版互撕、网络恐吓,严重违反了社会的公序良俗,甚至触犯了道德法律,已严重模糊了是非美丑的界限,越过了社会亚文化的边际。中央网信办2021年8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重拳出击解决“饭圈”乱象问题。在严管经纪公司,取消艺人榜单,包括规范粉丝群体账号,清理违规群组版块等一系列措施落地之际,我们认为,着力进行针对青少年人群的心理建设和审美教育,以帮助其破解因盲目无理性的沉溺而产生的“晕轮效应”,尤为迫切和重要。二胡演奏家马晓晖说:“这个时代的审美是需要引领的,美会带来力量和感恩。”
  娱乐圈种种乱象的弥散,显然与一些人缺乏健康正大的审美观有关。由于只知道追求世俗的欢乐、感官的愉悦和虚妄的幸福,审美趣味日趋平俗和杂芜,再加上碎片化、功利化造成的审美标准的单一,审美取向的混乱,某些艺人的所作所为离真美越来越远。而盲目跟风的青少年既缺乏判断力,更缺乏批判意识,对什么是恒久有价值的美远未形成明确的认知,加上心理上常渴望将虚拟理想和不切实际的欲望对象化,不仅以为追星并不出格过分,相反,还认为是都市时尚的当令趣味,由此主动接纳,积极传播,以抱团取暖,结成内聚性极强的群体自傲,而全没有认识到因为抽空了意义,或原本就没有赋予它意义。这种借助网络等移动互联技术结成的共同趣味,不过是“娱乐至死”的场景化的喧嚣而已。有鉴于发生在这一年轻人群身上的种种问题,有的触及法律,关乎道德,更多只是审美的问题,甚至主要就是审美问题,所以调动各种方式,弘扬审美教育就变得非常重要。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美育无疑是关于审美的教育,但更是关于情操的教育,关于心灵的教育。所以,我们要认真探索凸显美育价值并促使其落实的有效途径,结合时代精神和当代趣味,给青少年以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审美训练,从而培养其对美的感悟,看破“颜值崇拜”和所谓“颜即正义”的极端片面,看清资本提供的所谓“人设”不过是“滤镜偶像”,再完美也只是失魂的躯壳,没有完整精神世界的纸片人。进而能唾弃“黑红也是红”这类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的畸形成就观、审美观,领略到真美和大美带给人的快乐,直至加深对生活真实的体验,对人生真义的思考,并最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体素质,使自己将来的人生臻于完美。
  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我们确信审美教育联通着主体的自由意志,具有涵摄生理、心理等多个维度的多元包容特性,它的功用和意义一点都不亚于意志训练和品格训练,应该为全社会共同提倡和积极践行。
  审美不仅是每个生命个体的事,一个民族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影响着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精神风貌。在融媒体时代,在流量、榜单、弹幕弥散网络的时期,培育青少年独立的审美能力,养成他们刚健向上、优雅质朴、守正创新的审美,蕴含着时代发展的美好生机。
  (摘编自汪涌豪《流量时代,如何培养青少年刚健丰富、有创造性的审美观》,《文汇报》2021年10月15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本控盘运作下的娱乐圈相关利益圈层的各种操作,裹挟一些青少年沉溺于不良的追星行为。
  B. 为了破解青少年因盲目无理性的沉溺而产生的“晕轮效应”,亟须对其展开心理建设和审美教育。
  C. 娱乐圈艺人缺乏多元丰富的审美标准和健康规范的审美取向,导致了娱乐圈种种乱象的弥散。
  D. 沉溺于追星的青少年发生的种种问题主要还是审美问题,培养青少年健康正确的审美观非常重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概述当下“饭圈”种种乱象和中央网信办的治理措施,并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B. 文章多处引用名人名言,是为了论证对青少年进行美育的重要性,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C. 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从两个不同角度展开,分别论述了弘扬美育的原因和意义。
  D. 文章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论述能够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具有针对性、新颖性和指导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针对“饭圈”乱象,国家目前已采取严管经纪公司、取消艺人榜单、规范粉丝群体账号以及清理违规群组版块等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
  B. 青少年缺乏判断力和批判意识,他们对什么是恒久有价值的美无法形成明确的认知,因此他们才会盲目跟风疯狂追星。
  C. 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审美训练就可以纠正青少年的畸形成就观、审美观,让他们改变极端片面的审美认知,看清娱乐圈的真相。
  D. 个体的审美水平影响着民族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精神面貌,在流量、榜单、弹幕弥散网络的融媒体时代,审美教育意义非凡。
  【1~3题答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C.“娱乐圈艺人缺乏多元丰富的审美标准和健康规范的审美取向”错误,原文说的是“一些人缺乏健康正大的审美观”,是指“某些艺人”,而非所有艺人。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C.“两个不同角度”错误,文章由当下的“饭圈”乱象引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0月12日晚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意见》同时提到,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推出“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等激励政策,规定“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等。
  同样,我们也注意到,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教育培训行业可谓是“一夜入冬”,曾经的香饽饽也变得黯淡无光。但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政策一路“绿灯”加持下,未来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摘编自《中办国办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