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970字。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议论说理类
一、(2021•北京四中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谊论①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②,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灌婴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③!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④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痛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选自苏轼《贾谊论》,有删改)
注释:①贾谊:少年时即以才显,汉文帝时曾召为博士,任太中大夫,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梁王太傅,三十三岁即忧愤而死。②昼:地名,在今山东淄博一带。③痛哭:贾谊《治安策》中谈及时势,有“可为痛苦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之句。④趯(tì)然:心情激动、冲动的样子。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负可致之才 负:辜负
B.夫子何为不豫 豫:快乐
C.此其君臣相得之分 分:情分
D.而遽为人“痛哭”哉 遽:突然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贾生,王者之佐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
B.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 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C.犹且以不用死 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
D.君子之欲得其君 则知其有狷介之操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人要有才能不难,使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出来实在难啊。
B.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再派子夏去(表明自己的志向)。
C.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是因为他也不善于处于贫穷的境地。
D.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谨慎地显露自己啊!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于贾谊这样才能卓越却壮志难酬的人才,虽深表惋惜,但也直率地指出了他的问题。
B.文章举出孔子的例子,是想说明君子如果想遇到信任自己的君主,就应该不懈地努力争取。
C.作者认为贾谊的理想抱负之所以没能实现,就是因为没能取得绛侯、灌婴这类大臣的支持。
D.本文深入分析了贾谊的人格特质,强调身为人才,要有“有所待”、“有所忍”的人生修养。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二、(2021•上海市奉贤区景秀高级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谏逐客书(节选)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