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060字。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2.4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独具中国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一诗一画,尽显中国气韵。借此机会,初三年级打造年级“二十四节气文化墙”,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文化墙开篇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来源,请根据材料完成任务。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早期中国的主要农业区在黄河流域,那里处于中纬度,四季分明,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被分为七十二候,根据黄河流域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现象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征候编写而成。它以五天为一候,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共有72候。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1) 文化墙的标题要从以下三幅字中选择一幅,要求能够体现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请你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2分)
  【甲】
  【乙】
  【丙】
  选择:_______             
  理由:_______
  (2)一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候”的义项有:①等待②时节③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等。根据文段内容、字典释义和教材中《大自然的语言》课文内容,帮他解释“物候”的意思。(2分)
  答:________
  2. 文化墙的主体是二十四节气的介绍。下面是同学们改编的三则材料,请帮助他们解决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的明信片。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惊蛰”两个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①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地,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是一个带有推进和改革色彩的节气,它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
  清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明时节,草木萌发,时有知时节的好雨悄然而至。看吧,在蒙蒙细雨中,小草精神抖擞地绿着,鹅黄色的柳枝轻歌漫舞,青黑色的粗糙的老树皮。②在雨的滋润下,似乎也有了几分青春的颜色。雨后天晴,清新的空气中多了些泥土的味道,暖暖春阳中,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
  处暑:_暑气止矣,迎来了家家户户丰收的景象
  每年的处暑都是在农历的七月中下旬,有书解释:“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人们告别炎热的夏天,享受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惬意。立秋之后,人们开始收割庄稼;到了处暑,基本完成,可谓是“处暑满地黄,家家仓有粮”。可见,处暑是幸福感最强的节气。
  (1) 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悄”应读为“qiǎo”        B.“明信片”应写为“名信片”
  C.“处”应读为“chǔ”         D.“轻歌漫舞”应写为“轻歌曼舞”
  (2) 有同学对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请你帮他选出修改正确的一项。(2分)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 ①:②,
  (3) 请仿照其他两个节气的“一句话”解说,在横线上也用一句话解说“清明”。(2分)
  答:________
  (4) 文化墙上,“大寒”节气介绍中链接了一则小故事,请你将故事中的对联补充完整。(1分)
  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见茅屋上一片白霜,便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______。”此联一出,成为绝对。若干年后,才有人对出下联:“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答:________
  3.参与年级“二十四节气”文化墙设计的同学,在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活动感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两题。(4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四句七言的节气歌,用简洁的方式完成了人们的自然启蒙。这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种巧妙的组合。它带着生命的密码和丰富的信息,汇聚成一条浩荡的生命长河。
  如果我们顺着节气的根脉追溯,最早显现春之端倪的并非柳梢枝头,而是残冬瑞雪。白雪是写满春汛的素笺,草地就是春潮萌生的家园。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就像天地孕育的二十四个角色,迎来送往,相互守望,在运转自如的秩序中完成四季的轮回。
  (1)依据语境,画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