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150字。
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2年4月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第三产业逐渐代替了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导致了许多传统工业基地结构性衰退;另一方面,新的生产、通讯、运输技术和方式不断出现,原有工业、交通、仓储用地的功能布局、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导致其功能性衰退;同时,城市化的蔓延造成内城经济的严重萎缩,被围合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产业类用地被废弃。
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传统工业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它们见证过或正在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已开始争论工业时代的遗留物是保留还是铲除。到70年代早期,一些西方学者和政府机构就明确认为这些产业类地段是历史地段,并把一些城市20世纪初的工业区规定为历史遗产。80年代,随着许多城市对这些地段、地区的改造和更新,开发实践的成功与失败引起了更多关注和研究。那时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这些传统工业基地乃是非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种工业景观,对它们的开发再不能一铲了之,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考虑其历史文化价值。到90年代,城市的更新产生了更多不活跃的城市内部空间,其中包括衰退的产业类地段,这些工业遗产的再开发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关注的问题。
工业遗产的再开发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大量的城市旧工业建筑面临着闲置与废弃,更新或拆除成为了摆在眼前的难题。随着我国对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意识的增强,出现了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功能空间类型,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像北京798艺术区、上海的八号桥等。
对城市发展而言,工业遗产的改造和更新,不仅是改变一块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也不仅是艺术、生态等处理手法的运用,而是通过改造和更新,让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取材于张善峰、张俊玲等人的相关著作)
材料二
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由首钢园区老厂房和工业构筑物改造而成,不仅能满足冬奥会比赛、转播等赛事及配套服务需求,还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貌,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
大跳台以石景山和四个70米高的冷却塔为背景,对跳台本体的高度进行了严格控制,将赛道与观众席部分下沉至水平面以下3米,使得跳台最高点不高于冷却塔最高点,实现了对首钢工业记忆的延续和对北京城市西部独特风貌的保护。
首钢已有百年历史,大跳台所在的园区曾见证中国工业的奇迹,承载了几代人的时代记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团队请来在首钢生活三四十年的老工人,老管理者一起帮助判断,充分参考他们的意见,尽量保留了建筑原有的风貌。
“在制氧厂改造过程中,保留旧工业建筑是为未来保留一份首钢记忆。”首钢滑雪大跳台制氧厂改建负责人及建筑师白雪表示,制氧厂的造应性再利用按照其原有布局逻辑进行,对不同建筑采用了更多样的策略。对手冷却泵站,同样保留原有结构,尤其是顶部的大通风孔,并增的新的楼层,将其转换为整个滑雪大跳台区域动力中心的新通风站。
对于其它4座厂房,设计团队修改了结构,只保留底层的构造,在顶部增加了棱层和连接,从而增加了更具活力的混合使用空间。对于其它工业结构,包括标志性的分馏塔、大量的储液罐和储球以及管架,都进行了保存、净化和翻新。
此外,为使给原工业生产提供水源的群明湖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设计团队结合对工业晾水池的水域生态改善,将原先方正的水岸线进行拓展,经过精确计算,将水体面积适当缩小,扩大绿地生态空间,形成丰富多变的群明湖景观节点序列,为城市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亲水空间。同时,基于群明湖开阔的景观视野,设计围绕群明湖铺设了长约3364米的健身步道,方便市民在活动之余,领略连续且多变的现代工业景观体系。
(取材于辛自强的相关著作)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传统工业基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它的衰退促成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B.正在逐渐地向城市的中心地带集中。
C.作为工业遗产的它是新型城市景观。
D.对它的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60年代前,人们对工业时代遗留物的弃留没有争议。
B.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传统工业基地已被规定为历史遗产。
C.在20世纪80年代,对传统工业基地的改造有成功也有失败。
D.在20世纪90年代,城市的更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钢园的改造实践表明,工业遗产的改造可以延续某地特有的集体记忆。
B.滑雪大跳台场馆是世界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
C.对细节严格把控是首钢工业园得以成功改造的关键,如对制氧厂的改造。
D.出于对工业遗产的保护,首钢在进行改造时,园内厂房都保留了原有结构。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我国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意识的增强,工业遗产改造和更新项目逐渐增多。
B.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艺术、生态等处理手法的运用,为工业遗产改造提供了技术保障。
C.首钢工业园区在改造过程中大量采纳一些老员工的规划设计,保留了原有建筑风貌。
D.群明湖是由晾水池改造而成的,这一改造工程,体现了我国绿色、共享的办奥理念。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说明工业遗产的改造和更新应坚守的原则,以及首钢工业园区的改造和更新是怎样体现这些原则的。(5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解答本题,需要将理解原文相关信息,进而辨析选项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解答本题,需要将理解原文相关信息,进而辨析选项正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探究。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信息筛选原文内容,进而概括作答。
【解答】(1)A.“它的衰退促成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错误。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而况当沧海横流,风雨如晦之日乎?于此之时,其随世以就功名者固不足道,而亦岂无一二少知自好之士,然且改行于中道,而失身于暮年。于是士之求其友也益难。而或一方不可得,则求之数千里之外;今人不可得,则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苟有一言一行之有合于吾者,从而追慕之,思为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