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5370字。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和下册,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和下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表议论,无论在传统的叙事文学中,还是在现代小说里,都是作者(故事讲述者)的天然权利。议论和叙事,两者相辅相成。议论的使用,或许与小说或故事本身一样古老,一直延续至今。
  列夫•托尔斯泰如果在写作中想要发表议论,他往往就会随时中断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战争与和平》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巴尔扎克的做法也差不多。似乎伟大作家的标志之一,就是拥有随时发表议论的特权。就算对作家的这种做法感到很不耐烦,19世纪的读者一般还是会立刻被他风趣、睿智的议论吸引住,不太舍得“跳读”。
  不知从何时开始,议论甚至包括与议论直接相关的“讲述”和“概要叙事”,都成了小说写作的禁忌。伴随着对列夫•托尔斯泰以及巴尔扎克几乎众口一词的批评,让议论最小化成了现代小说的某种“金科玉律”。比如说,在小说中做出“包法利夫人走向了壁炉”这样的暗示,要比直接交代“包法利夫人感觉到有些冷”,显得更为“高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小说逐渐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箴规。“场景叙事”总要比“概要叙事”好;“显示”总要比“讲述”好;通过人物行动来显示意义,总要比直接付诸议论和交代好。简单来说,作者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
  现代小说中,“作者声音”逐步退出,议论式微,有人认为这是文学叙事进化或进步的标志。如果我们认为现代小说完全排斥议论,或者说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则不符合文学史的基本常识。我们不妨以20世纪伟大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为例,来看看“议论”在作品中的运用和具体呈现。小说的主要故事十分简单,它记述了斯蒂芬和布鲁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天的经历,但他们的联想、思绪和内心独白却串联起了长达数千年的人类文化史,作品牵扯出或勾连起大量的思想碎片。乔伊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既有容量巨大的为我们所熟知的“古典”,也有海量的爱尔兰和都柏林社会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今典”。如此看来,《尤利西斯》是一部议论最大化的小说,只是这些议论和思想碎片披上了意识流小说的外衣而已。
  被公认为现代主义小说鼻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也特别偏好在小说中直接地、随心所欲地发表议论。他的小说《地下室手记》由“地下室”和“雨雪霏霏”两部分构成。其中“地下室”这个部分,内容为一般性的议论,与故事情节完全无关,且篇幅较大。“地下室”部分的大段议论,既晦涩又枯燥,也许还有点乏味,但它却是整个作品的重心所在。
  议论在现代小说中并未消失,甚至通过一些或显或晦的修辞转换,议论的作用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包括观念、意见、价值立场、情绪化的内心悸动在内的一系列话语,已经构成了当今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些话语覆盖在一切事物之上,渗透进了人的行为之中。文学如果要描述这些事物,表现人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处理这些附着在事物或人的行为之上的话语,并对它展开分析,并建立不同话语之间的对话关系。否则,作家或许根本无法抵达“事物”。简单来说,要对当今现实中的社会话语进行描述,在叙事中强化议论的作用,仍然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在当今世界的文学类型中,那些具有更高抱负的小说,总是在困难、复杂的沉思和思想辨正中,面对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出自己的问题。
  (摘编自格非《现代小说中的议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在传统的叙事文学中,还是在现代小说里,作者有权利在讲故事的同时发表议论。
  B.在《战争与和平》中,列夫•托尔斯泰在想要发表议论时往往会随时中断引人入胜的故事。
  C.有人认为:现代小说中“作者声音”逐步退出,议论式微,这不符合事实和文学史的基本常识。
  D.文学要描述当今现实中的社会话语,需要发挥议论的作用,单纯地叙事不是最有效的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三段运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是为了论证列夫•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遭到了批评。
  B.文章通过例证法,论证了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其实是一部议论最大化的小说的观点。
  C.文章正面论证了小说中议论的作用,也反驳了“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的观点。
  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总结,指出议论在现代小说中并未消失,议论的作用还得到了强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19世纪的读者喜欢作家风趣、睿智的议论,不会对作家随时发表议论的做法感到不耐烦。
  B.当代小说逐渐形成了不成文的箴规,在作品中发表议论是不好的,作者最好不要这样做。
  C.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地下室手记》中的议论晦涩又枯燥,与情节无关,读者难以接受。
  D.包括观念、价值立场等在内的话语覆盖在一切事物之上,所以作家无法抵达“事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随着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和中华民族复兴步伐加速迈进,我国面临的生物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一是新突发传染病暴发扩散和传播威胁难以即时感知,近几年我国出现的大型传染病有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新冠病毒肺炎等;二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履约谈判和履约机制的话语权、掌控权不足;三是外来生物入侵种类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确认的外来入侵物种已达619种,其中影响广泛且危害严重的有100多种,每年造成20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四是新型生物技术误用和滥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