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题,约13810字。
机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1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 8 页,共五道大题,共 16 道小题。第 2、3、4、5、 6、8、9、12、13、14 小题,必须用 2B 铅笔作答,其余小题必 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 收回。
一、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1.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 分)
酒常与诗人的忧乐相随。曹操《短歌行》中有“_________?唯有杜康”,借酒消解愁闷;苏轼在写《赤壁赋》时“_______,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诗酒相伴,在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_______”,洒酒酬月,展现出旷达襟怀;李清照则在《声声慢》中表示“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流露出内心的孤凄。
【答案】何以解忧 举酒属客 一尊还酹江月 三杯两盏淡酒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李白诗歌想象雄奇、情思奔涌,诗风豪放飘逸;杜甫诗艺精湛、众体皆工,诗风沉郁顿挫。严羽《沧浪诗话》高度评价道:“论诗以李杜为准。”
B.《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奇异的故事批判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被誉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C.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七位分别为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他们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主张“文以明道”。
D.新乐府运动是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强调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A.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给出的答案经常是不同的。
B.不同的答案往往会令学生无所适从,制造疑惑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C.孔子认为冉有和子路性格不同,冉有需要鼓励,子路需要约束。
D.公西华有惑即问,孔子耐心解答;弟子学得明白,老师教得清楚。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阅读《师说》,完成 4-7 题。
师说
韩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