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430字。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题
2022.0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网生代”,指的是伴随互联网出生与发展的一代人,他们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化的时代浪潮中成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过着一种“屏幕环绕的生活”。在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看来,所谓的“网生代”,他们不需要学习就天然地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好似网络世界里的原住民。从此角度来看,当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他们的网络生活要比成年人所想象的更为丰富甚至复杂许多。因此,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19岁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16.6%,总数达1.64亿。且随着网络技术和业态的迭代更新,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几乎是野蛮式的,作为网络空间里最为活跃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网络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网络生态的优劣。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网络素养?
张颐武认为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一是青少年亟需在网络时代具备自我辨别力及认知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三俗”内容;二是他们在具备这两种基础能力之后,需要进一步拥有选择判断的能力,筛选出与他们成长相关、优质且有意义的内容来开展自己的网络生活。他谈道:“毋庸置疑,青少年在当前的网络世界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是互联网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创造者及分享者。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一方面十分有活力、有正能量,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所以青少年触网需要在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的同时,拥有向上的、更高的追求。”
(摘自谯娇《张颐武:网络空间越清朗,越有利于青少年的声音被倾听》)
材料二:
信息来源广,考验着大众的分辨能力。自网络信息搜索形式发生变化以来,大众获得信息的方式也出现了变化。更方便的信息获取渠道,让民众能轻松地获取信息,几乎一切问题,通过网络都能得到详细、准确的解答,从而也降低了对知识的权威感与信赖感。但多媒体信息便捷复制、及时传播的特点,让民众信息量急剧增加,同时也超出了他们的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纷繁复杂的信息超出了大众理解与分辨能力。
信息传播迅速,容易造成群众情绪失控。随着自媒体的使用,它改变了传统一对多的传播形式,变成多对多的形式,自媒体的草根性决定了人人都能充当信息发布者。大众利用微博、短信、微信、视频直播等方式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壁垒。自媒体的隐蔽性让传播者处在隐蔽状态,让整个传播更为随意、大胆,让很多谣言、不实信息开始传播,并且一度影响了群众对信息的正确判断,很容易出现群众情绪失控以及网络舆情事件。
(摘自《自媒体时代政府所面临的困境》)
材料三:
从郭美美的名牌手袋到故宫破碎的瓷盘,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自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时候,都会把赞赏的掌声献给自媒体。社交网站、微博上的一些失实传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恐慌。谣言不是自媒体的主流,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视。
开放的论坛、博客、微博,跟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摘抄本不同,已属于网络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面对碎片化的信息,多一些独立思考、多一些理性判断,少一点冲动偏激、少一点轻信盲从,谨守法律的边界,谨守道德的底线,正是自媒体的“媒体责任”。
自媒体也是一种“自组织”,有着“自我净化”的功能。然而,近5亿网民与9亿多手机用户,十几亿支麦克风、十几亿个自媒体,难免会有杂音。正如指挥、纠正跑调的音符,合唱才能更和谐、更美妙,要让自媒体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承担媒体责任,他律同样重要。
立法机构、司法机关、互联网管理部门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是更为有效、也更为根本的“谣言粉碎机”。互联网企业是“第一把关人”,尤需多一些社会责任感,多一些有效管理。传统媒体面对真假莫辨的网上信息,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求证,披露真相、以正视听。更重要的是,作为“被谣言”的主体之一,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应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热点疑点,说明真实情况,使谣言止于公开透明。
每一位严格自律、抵制谣言的网民,每一家秉持“真实、客观、公正”原则的媒体,每一个正视网络舆情、积极应对、及时回应的部门,都构成对造谣者的他律。这样的他律,与网络、网民的自律,正是自媒体的两侧护栏。有了护栏的引导和保障,这一全新的、快速发展的媒介形式,才能在信息民主化的大潮中推动社会进步,与国家、人民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
(摘自人民日报《自媒体时代的自律和他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今的青少年属于“网生代”,他们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无疑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B.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C.自媒体的草根性决定了人人都能利用微博、短信、微信、视频直播等方式发布信息,自媒体的隐蔽性是信息的传播更为随意、大胆的重要原因。
D.自媒体面对真假莫辨的网上信息,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求证,披露真相、以正视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海量暴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直接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
B.谣言、不实信息传播,影响了群众对信息的正确判断,很容易使群众情绪失控,导致网络舆情事件。这是自媒体时代网民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C.随着网络信息搜索形式的变化,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方便,但急剧增加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也超出了大众理解与分辨能力。
D.在信息民主化的大潮中,自律和他律就是自媒体健康发展的两侧护栏,其中自律比他律更重要。
3.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所涉及的内容最贴近材料三论证范围的一项是(3分)( )
A.世界青年大会秘书长伊迪奥拉•帕斯霍拉里说,互联网因青年而蓬勃发展,青年因互联网而活力迸发,“网络空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世界青年由此而相连”。
B.“5G时代,超级算力、超级连接以及大容量的连接数目将会改变目前各种互联网的应用。”荣耀集团总裁赵明认为,“5G时代,青年会拖着世界往前走。”
C.上海疫情期间,许多网民发布各自从网上转载的信息,真真假假,引起社会关注,有的还自制视频,上传自己居家隔离的生活情况。
D.基于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数据分析显示,目前青少年上网用于学习的搜索仅占0.6%,而玩游戏、看动漫和社交的占比分别为47.4%、15.5%和8.5%。
4.目前,国家网络“清朗行动”还在进行,假设你是“清朗行动”的一员,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内容,提出共建文明网络的建议。(4分)
▲
5.有人说“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也有人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请从《论语》选文中选择一句,结合所选句子和材料三,谈谈你对以上两个观点的理解。
要求:正确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自圆其说,条理清楚。(6分)
①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②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日光照亮北斗
蔡东
赵佳来深圳有些年头了。
那时候,欧佩君尚未走入她的生活。她住进一家小旅馆,熬夜在网上找房子,把“性价比高”的房子登记在纸上。几天内把房子看个遍,看完一处就默默拿出笔来,用一道横线把它划掉。标价便宜的房间大都没有窗户,她颇震惊于这个事实,一座阳光充足的南方城市里居然隐藏着这么多开不了一扇窗的房间。
几天后,她选定一间朝西的合租房。租约签一年能打折,为了确定的折扣,她愿意承受长租一年带来的各种不确定。
小屋的窗户朝西,下午的时候,阳光会在某个时刻照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