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70字。

  《学写读后感》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2.写读后感要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3.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2.写读后感要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教学难点】
  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读《桃花源记》,被世外桃源的风土人情所打动;读《小石潭记》,被小石潭的清冷孤寂所感染;读《核舟记》,折服于雕刻者高超的技艺;读《<诗经>二首》,获得了美的愉悦……我们在读文章时常被文中的人或事打动,随之哭而泣之,随之笑而悦之。这其实就是我们和文中的人或事发生了共鸣,产生了一些想法,如果它和我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既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究竟如何写好读后感呢?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写作课——《学写读后感》。
  设计意图:以旧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技法指导
  (一)技法点拨
  1.提出问题
  什么是读后感呢?读后感有什么特点呢?
  2.技法小结
  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分享,我们明白了读后感的定义,就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在深入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一类文章。
  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感”是重点。
  (二)技法指导
  1.提出问题
  下面是一名同学写的《小石潭记》读后感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