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80字。
一、导入
这是我们班同学拍的一张背影,你能讲讲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吗?
二、初步感知
我相信这个背影一定成为这位同学最珍贵的记忆,然而在朱自清的记忆里,同样有一个背影让他不能忘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文章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到底是怎样一个背影让朱自清如此难忘呢?关于背影的描写在文中的何处呢?
(1)齐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圈点勾画字词说一说:
我读出了一个( )的背影。
黑布、深青布:生活艰难,穿着朴素。黑色表示父亲在守孝,色彩暗淡,内心惨淡。这是一个质朴的背影。
蹒跚、慢慢:走路摇摆,动作缓慢,腿脚不方便,铁道难走,但依然冒着威严给儿子满橘子,可见深沉的父爱。
两手、两脚:爬月台的努力,买橘子看似一件简单平常的事,就已经用尽了父亲全身的力气。
攀、缩、倾:月台很高,身体肥胖,爬月台的艰难、不容易。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肥胖的:爬月台样子的笨拙、滑稽、狼狈
如果让你用文中的词语概括父亲动作的特点,我们可以说: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是如此地( )
努力、不容易(板书)
(2)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模仿、还原一下这个背影?
(大家都在笑,为什么会笑?我们的同学与父亲相比年轻有力得多,桌子也比月台好爬得多,大家还会忍俊不禁。那么大家想象一下?放在当时的场景中,人山人海的火车站,这样一个肥胖的男人作出如此笨拙、滑稽的动作,又会引来多少人的嘲笑呢?但即便如此,父亲依然义无反顾地为我艰难买橘。)
三、步步深入
1、然而,生活中的不容易又何止“买橘子”这一件小事?你还能从前文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生活的不易?
(1)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追问:联系写作背景,说说家里具体发生了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