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80字。
七年级(下)期中检测语文
注意事项
1.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1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2 分)
少年有志 青春报国
2. 下列加点词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校.(xiào)补 小揩.(kǎi) 污秽.(huì) 鲜.为人知(xiǎn) B.殷.(yīn)红 斑谰.(lán) 亘古(gèn) 气冲斗.牛(dǒu)
C.狂澜.(lán) 浊.流(zhuó) 愧怍.(zuò) 锲.而不舍(qiè) D.哽.咽(gèng) 晌.(shǎng)午 震耸.(sǒng) 仰之弥.高(mí)
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1)我们 希望他能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2) 无论哪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 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3) 他在堤上 着展翅高飞的鸟儿,不知不觉中仿佛自己也跟着飞了起来。
(4) 我们不要把主要精力全放在 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A.恳切 激励 凝望 微乎其微 B.热切 勉励 眺望 微不足道 C.恳切 激励 凝望 微不足道 D.热切 勉励 眺望 微乎其微
4. 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曾.经历风雨如晦的动荡年代;长期奋斗中,中国人民曾面临一次又一次挑战。然.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危急关头、挑战面前,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勇于斗争,书.写.下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孕育了以伟大的创造精神 、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为内涵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凝结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蕴藏于交织交融、同心同德的 56 个民族,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体现于为实现梦想而执着前行的征
程。我们的民族精神引领着人民以创造、以奋斗、以团结、以梦想,收获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书写彪炳史册的文明奇迹。
A.加点词“国家”是名词,“书写”是动词,“我们”是代词。 B.加点词“曾”是副词,“在”是介词,“然而”是连词。
C.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
辞。
D. 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凝结于交织交融、同心同德的 56 个民族……”。
5. 默写填空。(12 分)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
(2)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韩愈《晚春》)
(4) ,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5)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岑参《逢入京使》)
(6) 《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的句子是 : ,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5 分)
(1) 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它主要讲述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
B. 《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尼摩船长等人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被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D. 小说《老山界》作者陆定一,这篇小说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艰难险阻,体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 “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虎妞:‘车呢?’”
是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么样了?(3 分)
二、古诗文阅读(15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 7 题。(3 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