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450字。
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试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倔强(jiàng) 骸骨(hé) 吹毛求疵(cī)
B.胆怯(qiè) 荒谬(miù) 鲜为人知(xiān)
C.阔绰(chuò) 污秽(suì) 玲珑剔透(tī)
D.差使(chāi) 鞭挞(tà) 相形见绌(chù)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躁 困惑 蕴藏 B.焦虑 困惑 蕴含
C.焦躁 疑惑 蕴含 D.焦虑 疑惑 蕴藏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电信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②电信诈骗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③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活动,④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⑧句 D.第④句
4.下面文段方框内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你懂得欣赏一棵树吗□苦难的人□”老者缓缓地说□“对于周遭的环境,树是全面接受的;它接纳阳光,也包容风雨□它等待白天,也守候黑夜。正是这种全面的接受,才使它更茁壮、伟岸呀!”
A., ? , ; B.? , : 。 C., ? : , D.? 。 , ;
8.下面对《渔家傲??秋思》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本片开头一句点明了地域和季节,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词的上片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
C.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本片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
D.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阅读《保护臭氧层任重道远》一文,完成6-8题。
保护臭氧层任重道远
①2020年春季,北极地区继2011年后再次形成臭氧洞。此次臭氧低值区域面积约600万平方公里,其中符合臭氧洞标准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成为史上最大的北极臭氧洞。臭氧层保护的紧迫性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②臭氧洞主要出现在极地地区。与南极每年春季都会出现臭氧洞相比,北极臭氧洞的出现频次非常少,规模也不及南极臭氧洞动辄超2000万平方公里。然而,由于北极周围地区人口相对稠密、人类活动活跃,当臭氧洞形成并维持时,可能侵入中高纬度造成严重影响。
③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臭氧层位于距地面25~35公里的高空,臭氧洞并非真正的洞,而是指臭氧浓度显著低于周围臭氧层。低温、太阳辐射和臭氧损耗物质的存在,是臭氧洞出现的必要条件。
④大气中约90%的臭氧处于臭氧层,另有10%左右位于近地面。近地面的臭氧是光化学烟雾主要组成部分,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破坏植物。与之对比,臭氧层中的臭氧可以隔绝和吸收太阳辐射中危险的紫外线成分,让地球表面更安全。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得益于臭氧层的保护,生物从深海走向浅海和地球表面,演变出复杂多样的物种。然而,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含有卤族元素的化合物,包括作为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和清洗剂的氟利昂和哈龙等物质。这些化合物随大气环流进入平流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臭氧损耗,破坏臭氧层的完整,进而影响地球的宜居性,对生物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⑤为应对臭氧损耗问题,国际社会于1987年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该协议得到了联合国各成员国的积极响应。然而,人类近百年排放至大气中的臭氧损耗物质不仅数量巨大,且生命期长达50~100年,减少过程极其缓慢。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最新臭氧层耗损科学评估报告,经过30年的努力,人类避免了严重的臭氧损耗危机。不过,要使南极臭氧洞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预计要到2060年之后,而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初的水平,则需要到2100年左右,保护臭氧层仍任重而道远。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7月9日,有删改)
6.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北极周围地区的臭氧洞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B.臭氧层对地球表面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
C.人类活动造成极大的臭氧损耗,破坏了臭氧层。
D.臭氧层对地球意义重大,保护臭氧层任重而道远。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北极出现的臭氧洞情况并不严重。
B.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极地不同地区的臭氧洞出现情况不同。
C.使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北极较南极出现的臭氧洞频次少、规模小。
D.使用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南极和北极地区都会出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