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690字。

  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取决于各种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和劳动供给的约束。从需求角度看,尽管人口将长期处于负增长,但到2050年人口规模仍然可以保持在14亿左右。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购买力将会增强。由此可见,我国未来仍然具有超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空间,足可以容纳多样化、大规模的产业发展,也可以允许新兴产业发生、成长。从劳动要素供给来看,到2035年将拥有9亿人,而且低龄老年人(65~75岁人口)也会成为劳动力资源的补充。如此大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与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在不断的技术进步中可以保障基本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产业成长、新产业发生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从人力资本规模和创新资源看,到2030年之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人口规模将分别占到2亿~3亿和0.6亿~0.8亿。这表明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将会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资源。同时,尽管未来人口处于负增长,但每年出生人口仍然能够达到1000万以上的规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高端人力资本和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提供创新资源。
  此外,中国有着幅员辽阔的地理空间,由34个省级行政区、334个地级区划组成,有着完善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目前拥有19个不同层次的城市群和若干个中心城市。而且,我国各地区各城市群都拥有规模庞大的人口,我国人口规模排在倒数第2位的省份为青海,其人口总数比新加坡总人口数还要多39万。广袤的国土空间、不断完善的城市体系和各地区拥有的规模可观的人口,可以保障产业“雁阵”转移在国内区域间进行,每个产业都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做支撑,即便在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依然有充足的人口规模保障产业种类不会减少,这造就了我国地区间产业的分布与产业体系的完整。同时,可以为承载产业的升级、分工和转移提供足够的回旋空间。
  从人口流动来看,2017年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44亿。未来伴随城镇化、区域异质性的发展,人口流动迁移仍然会保持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人口流动和迁移影响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劳动力在地区间重新配置能够更好地促进产业在地域间的转移与升级,为经济实现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面对人口持续老龄化、老年人口增长和劳动力负担加重,只要充分利用各个年龄人口和人力资源依然巨大的优势,通过社会化、专业化和分工深化,加以周旋调节,就能够满足养老服务所需求的资源,而不影响经济发展中生产领域的劳动供给。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人口回旋空间会得到进一步扩展,将有利于抵消养老负担加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总之,巨大的人口规模具有分工细化与专业化的天然优势,在技术进步上具有更大空间。丰厚的人力资本和巨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市场需求将促进产业裂变成长和分工升级,并在消费者、技术研发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塑造下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体系的完整扩展,这些最终将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广袤的国土空间、不断完善的城市体系和各地区拥有的规模可观的人口为产业的升级、分工和转移提供了足够的回旋空间。人口流动和集聚可以优化人力资本与资源禀赋的配置。充分利用人口回旋空间,能够抵消老龄化的消极影响,扩大积极作用。因此,应该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抱有充足的信心,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我国经济一定会实现持续高质量中高速的发展。
  (摘编自王金营、刘艳华《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回旋空间:存在性和理论架构》)
  材料二
  (摘编自蔡昉《阻断“递减曲线”应对老龄化挑战》)
  材料三
  人口数量红利的开始与消失都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由于人口数量红利难以实现永续,因此促进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化,最大限度释放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提升人口质量红利有以下两个途径。一是提高人口质量。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实现人口质量红利的必要条件,因而要加大对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人口质量的改善一方面要重视人口健康问题,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在打造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教师团队,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的同时,落实好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二是要努力解决人力资本错配问题。人力资本的低利用率会导致人力资本的浪费,进而阻碍人口质量红利的释放,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优化区域间产业结构、引导劳动力资源在行业部门之间合理配置以及平等性别观念等手段扭转人力资本在教育、地区、行业和性别层面的错配现状,以实现人口资本的有效配置,进而更好地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摘编自詹韵秋、王军《人口质量红利: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充分利用人口回旋空间,拉动经济增长引擎,人口持续老龄化、老年人口增长的消极影响就会被抵消。
  B.中国有着广袤的地理空间,不仅可以保障产业种类不会减少,也可以承载产业的升级、分工和转移。
  C.我国未来尽管人口将处于负增长,但劳动力以及高端人力资本仍然充足,可以保障基本产业的发展。
  D.提升人口质量红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打造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教师团队,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城镇化、区域异质性的发展,将会带来人力资源在地区间重新配置,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我国人口规模大,国内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空间也就大,并可以提供大量促进产业发展的劳动力。
  C.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发达国家更相近,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这说明我国人口数量红利正在减退。
  D.无论人口正增长还是负增长,加大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化的力度,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3.下列选项中,与提升人口质量红利的途径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数据显示,科技创新行业平均工资为金融行业的76.87%,制造业平均工资为金融行业的46.59%,国有企业为主的金融业吸纳了大量人才。
  B.2021年,国家开放三孩生育政策,并就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等问题作出规定。
  C.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性别歧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认同传统性别分工模式和性别不平等观念的人数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D.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2019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超8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16万亿。
  4.材料一中数据使用较多,这些数据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具体阐释。(4分)
  5.有人认为,中国虽然面临老龄化挑战,人口红利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底气。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重要的羊粪(节选)
  李娟
  ①我们这里的人,形容一件事情处理起来难度大,总是说:“跟啃奶疙瘩一样!”奶疙瘩就是酸奶煮沸后沥制的奶酪,很硬。尤其是完全脱脂的陈年奶酪,硬得简直不近人情!任你牙口再好,也只能在上面留下几溜白牙印。吃这种硬奶酪,得先在火炉上烤软了,或在滚烫的奶茶里泡软了,才啃得动。加玛的一块奶疙瘩会啃三四道茶,从头一天泡到第二天,每道茶喝饱了就捞出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