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90字。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生理想教育
无锡市江南中学严诚
一、   研究背景
当前正值21世纪初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平台的关键时期。现在正在学校学习的中学生,到21世纪中期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他又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所以我们是否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江泽民同志更高瞻远瞩地提出:“要以对今后10年乃至下个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于培养广大青少年。”因此,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
二、   课题界定
新课程背景下的理想教育是根据新时期中学生理想教育的特点,把握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按照理想教育的基本原则,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积极开展富于创造特色的理想教育。
三、   研究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如何切实有效的进行理想教育。
四、   研究内容
(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理想教育的特点
理想是每个人所向往的远景目标,是人生命的精神支柱。它激励人们为事业、为未来
努力奋斗。
新时期中学生的理想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会给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带来深刻的变化,也必然对青年学生的理想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二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都有其显著的特点,即正处在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在这期间,他们的身体发育趋于完全,思想水平不断发展,知识基础逐渐充实,自我意识日益强烈。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将初步形成。从这两方面的特点来看,抓好中学生的理想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具有“百年大计”的特殊意义。
⑴知识经济时代对理想教育的要求
当今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确立和完善,而且必将发展到知识经济的时代。这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所以新时期青年学生的理想教育,必须适应这样的时代要求,迎接21世纪的挑战。
①时代呼唤坚强的理想人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创新。任何知识的创新都依赖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发展知识经济必须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愿为祖国事业和人类社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在探索求知的崎岖道路上勇于登攀,迎难而进,百折不挠,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