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40字。
2022届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 (一)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3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 (36分)
(一)默写(12分)
1. !滔滔乎若流水。(《吕氏春秋》《伯牙鼓琴》)
2. 七八个星天外,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 少小离家老大回, 。(贺知章《回乡偶书》)
4. 生活中偶遇挫折,人们往往会用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 来增强自信。
(二)阅读下列【甲】【乙】两文,完成5-10题(24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生而眇①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②,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求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③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所以为致为欤!
[注释]①眇(miǎo):失明。②籥(yuè):竹制的管乐器。③相:形容。
5. 【甲】【乙】两文为同一作者,作者是 家之一的 (人名)。(2分)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人之求未达也 达:
(2)君子学以致其道 致: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2)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8. 对【甲】文中“闲人”包含的情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急切地希望能摆脱庸庸碌碌、无所事事的现状。
B 欣喜于不汲汲功名,从容流连美景的轻松生活。
C 对被朝廷弃置而无所事事的生活状况感到无比愤慨。
D 夹杂着对当时境遇的自嘲、自矜、自解的复杂情感。
9. 对【乙】文中“求道之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一个比喻接着一个比喻地形容“道”丢失了道的本义。
B 只是依据自己见到的事物便猜想、解释道的含义。
C 自己没有学习过,只是听人说说便猜想出道的含义。
D 没有见过,也没有学习过道,只凭主观臆想来猜测道的含义。
10. 【甲】文运用“ ”的手法,将 复杂的情感融入景色中;【乙】文则借用 (体裁)故事来说理,说明 的道理。(6分)
二、现代文(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6分)
疾病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妥协和折中的产物
薄世宁
①我们的人体器官并非尽善尽美,所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不能达到绝对的理想状态。
②举例来说,我们刚出生的时候不会走路,抵抗力也很差,甚至连吃奶被呛到都会导致肺炎。如果母亲的怀孕周期长一些,等胎儿长得强壮一些再生产,那孩子得病的概率就能降低很多。再比如,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非常多(据统计,学龄儿童的患病率为5%~12%),这意味着很多受影响的孩子将终身面临学习困难。
③那为什么进化没有让人类去除这些不完美的地方呢?因为进化不是手术刀,不能一刀把不完美的地方切除,只能敲敲打打、修修补补,进化的逻辑是让利益和风险平衡。
④还拿哺育过程来说,很多动物生下来就会走,比如刚生下来的小马,它身体的各部位发育得相对健全。而婴儿刚出生的时候非常脆弱,容易得病,尤其是得感染性疾病。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