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专题练习
1积累运用(学生版).doc
1积累运用(教师版).doc
2诗歌鉴赏(教师版).doc
2诗歌鉴赏(学生版).doc
3社科类现代文(教师版).doc
3社科类现代文(学生版).doc
4史传类文言文(教师版).doc
4史传类文言文(学生版).doc
5文学类现代文(教师版).doc
5文学类现代文(学生版).doc
6文学类文言文(教师版).doc
6文学类文言文(学生版).doc
2022二模专题练习
积累应用
一、2022宝山二模
1.按要求依据教材填空。(5分)
(1) ,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
(2)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 》)
(3)《论语》中,孔子因子贡之问对“恕”做了解释: , 。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杰要为上海新修的一座红色革命纪念馆撰写楹联,以下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仰高山牢记使命,行景行不忘初心。
B.日暮烟霞尤绚烂,岁晚橙桔更芳馨。
C.清襟吞吐卷大海,妙笔纵横挽昆仑。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下列表达和推理无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历尽劫波后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B.我们科技公司竟缺乏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C.老师既表扬了我的优点又批评了我的毛病。
D.若不学好语文,就不会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2022奉贤松江二模
1.按要求填空。(5分)
(1)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2)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作者: 《过秦论》)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 ”。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网络安全是伴生性技术。网络安全不会约束数字化和信息化, ,
, , 。
①要平衡数据隐私安全与大数据产业发展
②将数据安全流动和数据价值发挥相结合
③以真正助推大数据产业发展
④应做好红线意识和安全流动两篇文章
A. 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2)下面是一则某校学生会草拟的邀请函,以下4处画线句中,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尊敬的***教授:
我校定于本月16日下午2点在校图书馆举行民间文学理论报告会。您是著名的民间文学专家,【甲】对民间文学的研究造诣深厚,【乙】恭请您就有关民间文学的现状与发展高谈阔论,【丙】为莘莘学子做出认真的指导。【丁】希望您务必光临,敬谢不敏。
……
2022二模专题练习
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王维的诗歌和《红楼梦》(节选),完成第10—12题。(11分)(2022宝山二模)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①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接舆:春秋时楚国人,一位狂人、隐士;诗中是接舆比裴迪。
《红楼梦》(节选)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10.对《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写景,有视觉形象有听觉形象,动静结合。
B.三四句写人,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隐者的安闲。
C.末句“五柳”写景,兼用陶渊明“自号”的典故。
D.这首诗炼字炼句,表达含蓄委婉,境界旷远壮阔。
11.你认为“上”和“依依”哪一个更好?写出看法和理由。(4分)
12.此处《红楼梦》的节选部分表现了黛玉的某形象特点,此形象特点在《红楼梦》整本书中是前后统一的,请结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任一内容,对此加以分析。内容写出概略即可。(5分)
(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3—15题。(8分)(2022奉贤松江二模
……
2022二模专题练习
社科类现代文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第3-6题。(14分)(2022宝山二模)
甲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①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一八四五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②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
……
2022二模专题练习
史传类文言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8题。(19分)(2022宝山二模)
魏征传(节选)
①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②即位②,拜谏议大夫。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巢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征与其副谋曰:“属有诏,宫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吾属虽往,人不信。”即贷而后闻。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③后宴丹霄楼,酒中谓长孙无忌曰:“魏征、王珪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征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征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征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蒐所以事尧、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节选自《新唐书》卷九十七 列传第二十二)
[注]①隐太子:指李建成 ,李世民朝廷给的谥号,李渊长子,太子,为李世民所杀;后文“巢”即巢王李元吉,也为李世民所杀。②即位:指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
1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阴劝太子早为计 (2))访天下事
1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尔阋吾兄弟( )
A.轻视 B.蛊惑 C.辅佐 D.使……争斗
(2)即贷而后闻( )
……
2022二模专题练习
文学类现代文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第7-9题。(14分) (2022宝山二模)
甲 菜园小记(节选) 吴伯箫
①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②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
③说是菜园,其实是果园。那园里桃树杏树很多,还有海棠。每年春二三月,粉红的桃杏花开罢,不久就开绿叶衬托的艳丽的海棠花,很热闹。果实成熟的时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联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④果园也是花园。那园里花的种类不少。木本的有蔷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凤仙,石竹,夜来香,江西腊,步步高,……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甬路的两边,菜地的周围,园里的角角落落,到处都是。
⑤说的菜园,是就园里的隙地开辟的。
⑥那几年,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学习,战斗的空隙里种蔬菜。机关,学校,部队里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给。窑洞的门前,平房的左右前后,河边,路边,甚至个别山头新开的土地都种了菜。
⑦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经有人侍弄过,算是熟菜地。地的一半是韭菜畦。韭菜有宿根,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出了九就能发出鲜绿肥嫩的韭芽。最难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个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乱石沉泥,石缝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石窠不大,但是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积水用完,一顿饭的工夫又可以蓄满。水满的时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点像童话里的宝瓶,水用了还有,用了还有,不用就总是满着。泉水清冽,不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比沧浪之水还好。
⑧“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为了积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时候到大路上拾粪,那里来往的牲口多,“只要动动手,肥源到处有”啊。我们请老农讲课,大家跟着学了不少知识。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
2022二模专题练习
文学类文言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12分)(2022宝山二模)
魏征仕世民论 [宋]范祖禹
①初,洗马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征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众为之惧,征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若早从征言,比无今日之祸。”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士主簿,亦召王珪、韦挺于嶲州,皆以为谏议大夫。
②臣祖禹曰:齐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又相桓公以霸,何哉?桓公、子纠皆以公子出奔,子纠未尝为世子也。桓公先入而得齐,非取¨子纠也。桓公既入,而杀子纠,恶则恶矣,然纳桓公者齐也。《春秋》书“公伐齐,纳纠”,称“纠”,而不称“子”,不当立者也。“齐小白入于齐”,以小白系之“齐”,当立者也。又曰“齐人取子纠杀之”,称“子纠”,所以恶齐也。是以管仲不得终雠桓公,而得以之为君。今建成为太子,且兄也;秦王为藩王,又弟也。王、魏受命为东宫之臣,则建成其君也。岂有人杀其君而可北面为之臣乎?且以弟杀兄,以藩王杀太子而夺其位,王、魏不事太宗可也。夫食君之禄而不死其难,朝以为雠,暮以为君,于其不可事而事之,皆有罪焉。臣之事君,如妇之从夫也,其义不可以不明。苟不明于君臣之义,而委质于人,虽曰不利,臣不信也。
(选自《唐鉴》卷一,题目为编者所加)
19.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1分)
A.诸 B.焉 C.盍 D.则
20.能依据本文和文末括号内文字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2分)
A.《唐鉴》是范祖禹向当时皇帝所上的表章奏疏的合集著作。
B.《唐鉴》是范祖禹希望皇帝能以唐史为鉴而作的史论著作。
C.《唐鉴》是范祖禹为皇帝能辨明“义”而作的断代史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