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20字。
古诗阅读专题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13-14题。(5分)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燎沉香,消溽暑”从嗅觉和触觉的角度写夏日焚香去暑的情景,渲染了清静闲适的气氛。
B.“鸟雀呼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暗示了雨后放晴,又写出了此时的鸟鸣清脆悦耳。
C.“久作长安旅”中“久”字体现了作者对旅居生活的喜爱,表现了豁达乐观的态度。
D.这首词上片写景,主要描绘了荷花绰约姿态;下片触景生情,结构层次分明,构思精巧。
14.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妙处。(3分)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3~14题。(共7分)
暮春
王禹偁①
寂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
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
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藉两梁冠②。
酒罇何必劳人劝,且折余花更尽欢。
【注释】①王禹偁:北宋诗人、散文家,因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调。②梁冠:有横脊的礼冠,古代帝王大臣所用的冠帽。
1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提示:请用2B铅笔将本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的对应题号后】
A.从题目看,本诗描写晚春景物,既有惜春之意,又蕴含着作者的情感。
B.赏花、磨剑、喝酒等一系列动作,是诗人借酒浇愁,内心苦闷的情感的外在体现。
C.作者着一“老”字,表明自己年事已高,对比青年时代,感叹青春易逝。
D.作者借景抒情,抓住了景物跟独特感受的契合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14.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赏析“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一句的妙处。(4分)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题。(共7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①深深夏策②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③时一声。
【注】①别院:正院旁边的小院。②章:竹席。③流莺:即黄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题目中“夏”字点名节令,本诗写于盛夏炎热之时,却写出一种清幽之境。
B.首句中“深深”写出小院在宅院幽深处,曲径通幽。同时,运用叠词,也使诗句充满了音韵美。
C.第二句写窗外榴花盛开,一个“透”字极写榴花之红艳刺目,给人一种火热躁动的感觉。
D.这首诗结构精巧,诗人前三句主要写入睡前的景象,末句直接跳到睡醒后的状态,轻快活泼,别出心裁。
(2)赏析“梦觉流莺时一声”一句的妙处(4分)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