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90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第一部分(1~4题  20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答案】    ①. 故园东望路漫漫    ②. 双袖龙钟泪不干    ③.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④. 草树知春不久归    ⑤.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⑥.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⑦. 弹琴复长啸    ⑧. 深林人不知    ⑨. 明月来相照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故园”“榆荚”“啸”“深林”等字词的书写。
  2.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     )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quán)_____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shuò)____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xī_____);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     )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答案】    ①. cì    ②. 蜷    ③. 烁    ④. 熄    ⑤. jǔ  jué
  【解析】
  【详解】①刺:用针或有尖的东西穿入。“刺”读作cì;
  ②蜷:蜷曲。“蜷”注意不要写成“倦”;
  ③闪烁:亮光摇晃不定,一会儿明一会儿暗。“烁”注意不要写成“砾”;
  ④熄:火灭;灭火。“熄”注意不要写成“息”;
  ⑤咀嚼:用牙细嚼食物。“咀”注意不要读成zǔ。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是介词的一项(   )
  A.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B.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C. 从明天开始,做个幸福的人。
  D.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只”,副词;
  B.“已经”,副词;
  C.“从”,介词;
  D.“而”,连词;
  故选C。
  4.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心                ,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
  A. 是雪中送炭 B. 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
  C. 是一曲催人振奋的歌 D. 是深秋的片片红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中的“温暖”一词,选项中只有“雪中送炭”和“冬日的阳光”“催人振奋的歌”能给贫病交迫的人温暖;再根据下文“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可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爱心”比喻成“春水”“灯塔”,横线处所填的应该是把“爱心”比作……,而且句式应该是“是+量词……在……的……”,只有B项“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符合要求;
  故选B。
  第二部分(5~21题  50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6. 请你描绘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答案】5. 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6.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