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830字。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近日,“种子安全”问题成为新闻热点,班刊编辑部确定本期班刊“科技前沿”板块的主题为“小种子,大格局”,负责此板块的编辑同学准备选用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
  随着中国种业市场的放开,丰富的种子资源持续吸引着大量外资种子企业涌入。外资集团通过合作或者自建机构等方式,来“公平”地分享中国的研究以及开发中国野生种质资源的机会,造成了中国优质种质资源的流失。而且外资企业具备良好的研究环境,结合中国优质的种质资源,更容易开发出更为先进的成果,以此申请专利,就会造成中国“原产侵权”的被动局面。
  部分科研人员只重视容易取得成果的研究,因此低水平的重复式研究较多,少有创新型研究的突破,使得中国种子产业缺少应用型研究和创新性突破。
  种子产业中就业员工的工资水平、科研环境都很难达到其他新兴领域的水平,使得种子产业育种人才严重缺失,从而限制了种子产业的发展。
  农业种子的使用主体大部分是农民,他们存在文化水平有限、经济收入不稳定、信息资源较少等多方面问题,从而在种子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使得种植过程、种植水平受限,种子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材料二
  2022年3月赴京参加“两会”之前,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还在深入调研,不断完善手中这份关乎“种子安全”的提案。
  种子安全,关键在于农业研发能力的提升。为此,张兆安提出:要通过资金、技术等支持,加快培养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稳定的、专门从事种子研发的高端人才和领衔人才。
  “乡村振兴”是张兆安提案中的高频词。关于乡村振兴,张兆安建议:要完善和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等各种模式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级政府理应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实体。
  张兆安还提出:必须加快保护种质资源;国家在进一步梳理我国种质资源基础上,加大对优势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大力度保护已经育成的新品种,保证种业市场的良性竞争。
  材料三
  原始种植业,农作物品种改良的方式主要是籽种选优、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优胜劣汰更新品种。遗传学创立后,植物品种培育,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实现遗传基因的改良和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
  上述传统的育种方法具有周期长、选育效率低等缺点,以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合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为基础的生物技术育种则开辟了育种新途径,具有周期短、效率高等优点,对推动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组织培养育种是利用原生质体、胚、花药及部分器官等组织及器官进行培养,结合杂交技术进行的一种生物技术育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取得一些理想的具备目标性能的品种,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育种的方式。
  诱变育种是通过诱变因素如化学物质、胁迫处理、射线等诱导基因突变,获得具有一定特性的植物品种的生物技术育种方式。
  转基因育种是以重组DNA技术为核心,将优质、高产、抗逆及抗病虫等功能基因导入受体植株中,获得品质更好、营养价值更高、抗逆境及抗病虫害能力更强的新品种。
  材料四
  从事航天育种研发的神舟绿鹏公司董事长介绍说,航天育种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农业育种技术
  17.下面是编辑同学选用这些文段的理由,其中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从研发和使用的角度剖析了困扰我国种业发展的诸多问题,本则材料,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我国的种业发展形势严峻。
  B. “材料二”列举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有关“种子安全”的三条建议,表明“种子安全”问题已引起我国高度关注,并有望得到解决。
  C. “材料三”介绍我国运用的多种育种方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本则材料,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我国育种技术的发展,产生自豪感。
  D. “材料四”介绍航天育种的技术原理和优势以及神舟绿鹏公司的主要成果,本则材料,可以让同学们对航天育种技术获得立体印象。
  18.有的同学质疑,“材料四”中的航天育种如此先进,为什么在“材料三”中没有提及?编辑同学这样解答:航天育种技术属于“材料三”中介绍的(3分)
  A.传统育种技术 C.组织培养育种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D.转基因育种技术
  19.“材料二”中张兆安的三条建议,是分别针对那些现实问题提出的?请根据“材料一”,按建议的顺序简要概括。(3分)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四)现代文阅读(9分)
  材料一:
  奥运会向来是各国展现自身科技力量的平台。很多新科技的首次亮相往往会选择在奥运赛场上,因为此时世界目光都聚焦于奥运会,关注比赛的同时也将关注科技。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广播的方式对赛事进行报道;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首次采用了终点高速摄像机,通过特殊的方式捕捉运动员冲刺瞬间;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首次利用人造卫星实现奥运圣火传递等等。奥运会像是一个大型实验室,为各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实践项目。先进科技通过在奥运赛场上的实际运用,能够检验其真实效能,加大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