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6170字。

  2021-2022年度下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检测(四)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到文学求新,不得不提“历史的文学现念”这个话题。“历史的文学观念”是“五四”文学革命的根本观点,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留给我们的重要传统。即强调当代文学、当下创作的意义,强调文学随时代而变,“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文学唯有不断求新、求变,才能拥有新鲜、蓬勃的生命。作家应该用当代的语言,进行真切的表达;可以汲取传统,但不必泥古;可以借石他山,但不能亦步亦趋。
  回顾“五四”新文学以来,甚至把眼光授向更久远的历史长河,不难发现,求新求变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总有生生不息的文学潮流奔涌出新的活力。
  就拿20世纪80年代来说,“朦胧诗”在当时可以视为先锋文学的一种。它牺牲了诗歌的明确与清晰,而在意义的含混不确定中表达了那个时代的强烈情绪。这一情绪包含人的觉醒,包含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呼唤。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领一时风潮。作家们学习20世纪以降的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叙事上的革命,以夸张变形的手法表达独特、真实的体验。他们开始“向内转”,转向内心世界的追踪与探求,正如文学评论家鲁枢元所说:“它们的作者都在试图转变自己的艺术视角,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新的小说,在牺牲了某些外在的东西的同时,换来了更多内在的自由。”“先锋文学”正是那一代的新写法,与那个时代相互激荡,具有实验性、奇异陌生的风格和先锋的挑战精神。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呈现退潮的态势,但中国当代文学突破僵化观念技巧的先锋精神始终存在。
  求新求变的冲动始终是文学发展的动力。但是,近年来文学创作中的问题是,随着时代语境的新变化,“先锋”“实验”的叙事技巧,有代替内容成为小说主体的趋势,有些小说变得内容空疏、结构草率、语言随意,他们声称这是文学创新使然。还有一些作家模仿西方的“后设小说”时,抱怨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丧失控制权和主动权,无力讲述故事,一味为懒惰和缺乏精巧艺术构思寻找蹩脚的理由。这样的创作缺乏相应的文学传统和时代语境,只剩下凌乱无章、拿腔拿调和词不达意。
  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技巧本身成为一种表达,有其深厚的哲学渊源和思想背景。按照英国作家伍尔夫的说法,现代派的意识流小说造求将“捕捉到的终极真实或内在真实固定下来”,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甚至认为“小说已经比现实更加真实了”。其思想背景在于取消了客观真实的存在,认为真实性存在于主观世界,这很大程度上受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荣格等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影响。
  中国小说的先锋派所热衷的拼贴、颠覆,将写作仅仅视为表演,追求无意识的写作、荒谬的结构等,就是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学的影响。如今来看,拼贴、无意识等先锋手法很容易流于创作的散漫和艺术性的缺席。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本质上是以文学抵达内在的自由。“先锋”不能成为“表演”,不能成为空疏浮泛的代名词。我们呼唤兼具传统品格和现代风尚的“新的写法”,期待更为真切、更有诚意的新表达。
  (摘编自王晶晶《文学求新求变的内在逻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历史的文学观念”是“五四”文学革命的根本观点,因而这一观点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留给当代文学的重要传统。
  B. “五四”新文学以来,乃至更久远的文学发展历史表明,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是求新求变的,涌动着文学潮流的新活力。
  C.先锋小说作家们学习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夸张变形的手法,表达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呼唤。
  D. “先锋”“实验”的叙事技巧代替内容,成为小说主体趋势,使中国现当代小说变得内容空洞,结构草率,语言随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题,以“历史的文学观念”这一话题引出了“文学求新求变”的观点。
  B.文章第三段分别就“朦胧诗”和先锋小说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对比,论证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特点。
  C.文章列举伍尔夫、乔伊斯的看法,论证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技巧成为一种表达,有其哲学渊源和思想背景。
  D.文章先提出问题,然后大体按时间顺序进行论证,分析文学求新求变的内在逻辑,最后提出建议,有启示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锋文学的写作是一个时代的新写法,与当时时代相互激荡,虽然后来呈现退潮态势,但其先锋精神始终存在。
  B.先锋小说作家们牺牲了某些外在的东西同时换来更多内在的自由,他们转向了内心世界的追踪和探求。
  C.模仿西方的“后设小说”和中国先锋小说的拼贴、颠覆等创作手法,容易产生弊端,这说明文学创新的动力在衰退。
  D.求新求变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传统品格和现代风尚兼具,成为新写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虽然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已基本完备,但其保护的主要是国外主体的知识产权,国内知识产权事业并未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而发展起来;如何通过刺激内部供应链升级、完善内需体系来化解外部压力,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其反映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从“自发”走向“自觉”,从强调“保护”转向“保护”与“创造”并举,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对本土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升级的激励作用。
  虽然我国已于2019年实现PCT专利申请量对美国的超越,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