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770字。

  2022届模拟试卷(三)
  语              文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的。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有所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这正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也就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它是人民所喜爱的,它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起《国风》来说要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反而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那么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相;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是基于对饱满的生活热情、新鲜的事物的敏感,与时代的发展中人民力量的解放而相伴成长起来的。它带来的如太阳一般的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谐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形象的飞动,想象的丰富,情绪的饱满,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材料二:
  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南朝的“文”装点 了北朝的“质”,北朝的“质”充实了南朝的“文” “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 彬,尽善尽美矣”。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 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 人、留学生、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至于外 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兰教、袄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 得以流行。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中外文化的交 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
  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 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结《问进士》)“四 方丰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郑萦《开天传信记》)从中宗神龙元 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短短的五十年间,唐朝人口增幅达40%,人均粮食达到700斤。
  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思想 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 他们的不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冲破旧的藩 篱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 人的气象。
  (摘编自袁行需《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朝气蓬勃作为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既是盛唐诗歌独有的艺术风格,也是盛唐 时代的性格特征。
  B. 作者认为,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多歌唱正面 的东西,很少描述黑暗。
  C. 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 “与尔同销万古愁”不仅仅在说愁之多、愁之长,更 体现出形象的充沛饱满。
  D.在儒释道三教并行的唐代,诗人们可以多方面汲取营养,李白、杜甫、王维不同 的诗风与其不同的信仰有的作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屈原带着光明的展望来歌唱,他的《离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 的倾向,是盛唐气象的源头和先声。
  B. 盛唐气象是与大唐帝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艺术等相适应的文化风貌特 征“浑厚”是其鲜明的风格。
  C. 长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論会,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留学、供职、经商、求 法、传教,盛唐气象因此形成。
  D. 唐朝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文化新人诞生,门阀士族长期以来垄断 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3分)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C.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D.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 材料一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5. 假如你是青少年盛唐文化研究会的一名成员,请你为课题“盛唐气象的成因探析” 写一份报告。请结合材料二列出提纲。(6分)
  (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 船上岸上
  沈从丈
  船停了。
  停到十八湾。上了岸也无事可作,就坐在岸边石墩子上看到一帮船。船的头尾全已站了人,凡是日间在篷里呆睡呆坐的,这时全出到舱面来了。各个船上都全在煮饭,在船头,在船尾,无一个不腾起白的烟气。
  一些煮好了饭的,锅中就炒菜,有油落在锅里炸爆的声音,有切菜的声音。有些用顶罐煮饭,米已熟,把罐提起将米汤倾倒到河中去。又有人蹲在船篷上唱戏。坐在岸边慢慢的看看天夜了。
  还不曾熟,应我们就上街。
  一共不到二十家铺子,听人说这算南街。再过去,转一个拐直入山上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