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3850字。

  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中一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世间”,本是一个社会习惯用语。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命名,说明这部作品要写的一定是人间世事。曾有评论说,一听《人世间》的篇名,就知道这是梁晓声写的,因为梁晓声的现实主义。
  梁晓声的现实主义,不回避,不躲闪,不对症结视而不见,不对问题麻木不仁,对社会和时代的责任使命,成为他观察和思考的前提。同时,梁晓声的现实主义,不矫情,不媚俗,他总是秉持着社会的良知和道义,给社会传达着正的能量,希望人性能向上、向善,社会能向美、向好。梁晓声有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信念,而且随着阅历的丰富,这种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的关联更加密不可分,水乳交融。而这一切,他都呈现在了《人世间》里。《人世间》是梁晓声的人生阅历、文学经验和思想储备的一次全方位的调动。《人世间》无疑代表了梁晓声的现实主义高度。
  与此同时,梁晓声在《人世间》里,更写到了普通百姓在生活重压下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他们的抱团取暖、手足相助,他们的善良正直、乐观坦荡,他们对情义的看重、对命运的抗争,以及他们为改变生存处境所付出的努力。
  而且,在《人世间》里,梁晓声笔下的平民,并不是笼统或绝对的,而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体。百姓生活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更能本质地反映和印证社会现实所发生的变化。当生活得到一定的改观,潜沉在底层社会中的狭隘、自私就会被自自然然地显露出来。《人世间》写到,和周秉昆一同长大、一路相互照应的曹德宝,因为自己没能得到一套更好的房子,不惜实名举报秉公办事的副市长周秉义。梁晓声对这种刁民行为持明确的批判态度。小说里的一个细节,是这样处理的:周秉昆和曹德宝不经意相遇了,后者低下头,一晃而过。梁晓声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当事人自己的羞愧和无地自容,来体现作为社会人应有的是非好恶。
  《人世间》重笔描写了周秉义、郝冬梅、周蓉、吕川以及下一代的周聪等人通过读书掌握知识而改变自己乃至家庭命运的人生经历,也对孙赶超们对文化知识的漠视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梁晓声在《人世间》里写了大量的平民生活,但他并不是一味地认可和赞同。他的洞察力,远远超出了平民阶层本身。
  梁晓声现实主义的逻辑起点,源自民间,源自底层,源自民生疾苦和生活向往。梁晓声具有深厚扎实的平民意识,但又绝不仅仅只是平民意识。在他的观察和思考中,更有他对社会整体结构的悉心理解,对时代发展和社会走向的深入思考。这是作为一位学者、一位作家、一位人文知识分子的人民情怀和人民立场。在国家逐步走向现代化、民族迈上复兴征途的宏大时代背景下,梁晓声从根本的人民利益出发,在《人世间》里,形象而艺术地表达了只有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才能彻底改变平民百姓人生命运的道理。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人生向往,要靠知识和能力、正直和道义、友善和互助、责任和担当、奋斗和努力来得以实现。这是梁晓声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的应有之义。
  (摘编自李师东《梁晓声<人世间>:现实主义的新高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晓声的现实主义给人印象深刻,以致凭借《人世间》篇名就有人知道是他的作品。
  B.梁晓声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密不可分,他希望人性能向上、向善,社会能向美、向好。
  C.梁晓声笔下的平民不是笼统或绝对的,底层社会的狭隘、自私总是被自然地显露出来。
  D.梁晓声具有远超出平民阶层本身的洞察力,从根本的人民利益出发,关注着百姓的命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对《人世间》标题的解读是为了说明梁晓声是有平民意识的作家,甚至大家把他当成了平民阶层的代言人。
  B.文章第二段分析《人世间》达到现实主义的新高度得益于梁晓声的人生阅历、文学经验和思想储备的一次全方位的调动。
  C.文章从第三段开始结合作品讨论梁晓声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的应有之义,有叙有议,层层深入,富有逻辑性。
  D.文章指出《人世间》有作家对社会整体结构的悉心理解,对时代发展和社会走向的深入思考,形象地表达了时代和个人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晓声的现实主义,既有对社会和时代的责任使命,又秉持着社会的良知和道义,这两者成为他观察和思考的前提。
  B.梁晓声不靠说教,而是靠当事人自己的羞愧和无地自容,体现社会人的是非好恶,这是其他作家所不具备的特点。
  C.《人世间》主要写了周家两代人通过知识改变自己乃至家庭命运的人生经历,并批判了对文化知识漠视的行为。
  D.平民百姓只要靠知识和能力、正直和道义、友善和互助、责任和担当、奋斗和努力就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长江作为世界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24种,特有鱼类180余种。但是,现在的长江,生物资源正面临巨大危机,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为“无鱼”等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