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42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8-11题。(13分)
材料一: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材料二:上蔡先生①初造程子,程子②以客肃之,辞曰:‘为求师而来,愿执弟子礼。’程子受之,馆于门侧。上漏旁穿,天大风雪,宵无烛,昼无炭,市饭不得温。程子弗问,谢处安焉。如是逾月,豁然有省,然后程子与之语。 (选自《困学纪闻》卷十五)
材料三:游、杨来见伊川③。一日,先生坐而瞑目④,二子立侍,不敢去。久之,先生乃顾曰:‘二子犹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二子者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
(选自《宋名臣言行録》外集卷三)
①指谢良佐(1050年—1103年),字显道,北宋学者。②程朱理学的创始人。③程颐的别号。④闭目养神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初造程子(拜访) B.以客肃之(严肃地对待)
C.市饭不得温(买) D.姑就舍(暂且)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程子受之,馆于门侧。
▲ .
(2)如是逾月,豁然有省。
▲ .
8.B(肃:迎客进入的意思)
9.(1)程颐接受(1分)了他的礼物,(谢良佐)住(1分)在门旁边的旅馆里。
(2)(他)像这样过了(1分)好几个月,思路开阔有了自己的省悟。(说明:突然也可给分)
10.阅读三则材料,我们发现古代学子求学之艰难。请你说说三则材料是如何表现这种艰难的。
(4分)
▲ .
11.结合三则材料,说说看先达和程颐对待学生的态度如何?你是否认可这些老师们的态度,请说明理由。(3分)
▲ .
10.材料一:烘托渲染(1分):用“德隆望尊”概括性评价,再以学生挤满书屋的场景具体化。反衬法(1分):即使其门如市,老师亦未“稍降辞色”。写老师严厉又是为着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此处也可以写对比,从对比中突出作者求师态度。
直接描写,比如“尝趋百里外”通过路途遥远来写求师的艰难。
(说明:仅写求学道路的遥远。而没有通过…来写的意识也可酌情给分)
动作和神态描写(1分):“立侍左右”、“俯身倾耳”均是虔诚恭敬之态的生动写照。“色愈恭,礼愈至”,表连锁关系的“愈”字两次出现,把作者的谦恭之态描述得至为传神。
材料二、材料三:环境描写(写侧面烘托也可)“上漏旁穿,天大风雪,宵无烛,昼无炭,市饭不得温。”“二子者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1分)
(说明:只要学生能够有引用,即能够结合材料有具体阐述分析,意思到,有理就可得分)
11.答案:先达和程颐对待学生非常严厉甚至有些冷漠。第一则材料中,“未尝稍降辞色”“叱咄”可以看出老师神色严肃,常常批评学生;第二则材料的谢良佐饱受饥寒,“程子弗问”可以看出老师非常“狠心”;第三则材料“二子立侍,不敢去”可以侧面看出老师平日里的严厉。(说明:须结合材料分析)
方向1:我觉得这样的老师我不喜欢。因为他们的严厉和冷漠会疏远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学生在民主和充满爱的氛围中学习
方向2:我喜欢这样的老师。严师出高徒,对学生要求严格是有利于学生发展,只有学生尊重老师,才能认真对待学习。老师就是“道”的代表。
(说明:脱离材料进行议论,仅可得1分。)
2022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