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990字。

  议论文阅读专题
  2022年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 题 (共7分)
  ①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的复兴正在赋予青年人无比的自信与从容。当代青年,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方能担当时代重任。
  ②我们身处的新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这个时代不仅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而且对青年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③青年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就像水稻的生长分由苗而秀、由秀而实等几个阶段,人生的成长也有不同的时期,而青春恰如植物之“秀”———抽穗扬花的阶段,这一阶段能吸收多少养分,也决定着以后所结出“实”的大小 新时代中国青年唯有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才能服务人民,贡献国家。
  ④学习是获取真本领的重要途径。学真知、悟真谛,才能增长本领、增长才干,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自己年轻时在农村插队的经历,激励广大青年求真学问,练真本事 他说,“我到农村插队后,先从修身开始,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抓住青春年华,下一番苦功夫,练好“内功”,才能蓄满青春能量,走好人生之路。
  ⑤__________。想当年,参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发的团队,最初只有29个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曾回忆,没有知识积累,他们就遍寻线索,甚至靠“解剖”玩具获取信息;担心调整不出一个理想的艇体重心,他们就到设备制造厂观察、实验,去弄清每个设备的重量和重心。他们通过大量的水池拖曳和风洞实验等途径来获取数据,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实践出真知。广大青年理应葆有“行万里路”的气魄,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增长本领,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⑥“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今天的学习,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练就过硬本领,是一辈子的功夫。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不断掌握真才实学,我们的青春一定能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21.下列关于文章1-6段结构关系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22.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补写出第⑤段画线处的句子。(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青年人怎样才能练就过硬本领呢? 除了文中观点之处,请你再写出一点,并简要说明理由。(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C
  22.答案示例:实践是提升真本事的关键环节(实践是提升真本事的重要途径)(2分)
  23.答案示例:练就过硬本领还应树立远大目标。有目标才有奋进的动力,才能在练就本领过程中不惧困难、勇往直前。
  (共3分。观点1分,理由2分)
  2022年北京市十一学校中考语文能力诊断试卷
  12.(7分)阅读议论文,完成问题。
  ①最近,有一项调查显示,只有不足一成的人还自认为读书很多。更多的人不仅读书不多,而且恐怕也已经不拿读书多当作什么值得夸耀的事了。
  ②读书很多的人,叫做饱学之士,在汉语中曾经有不少美好的形容,比如博学之儒、学富五车、腹简丰赡等等。这样的词汇,如今日见稀少。稀少的原因不但是饱学之士已经成为稀有物种,而且词汇本身是否还受社会钟爱也值得怀疑。当VIP、身价、富豪、点击率成为社会的评价标准和追捧目标时,谁还会在乎“饱读”呢?
  ③“饱读”需要社会的支撑。过去的那些个年代,文育虽然占很大的比例,但崇尚读书是社会风气,一个人或许目不识丁,却能对读书心存一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