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780字。
准考证号: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机密★启用前
2021 - 2022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毕业年级模拟考??预测卷
语 文 试 题
(本卷共6页,三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本人的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考
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准考证号、姓名
是否一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
在各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从古代诗文中,我们可以窥探古人的生活,体悟古人的感受:从“ ① ,不亦乐乎”中感受古人交友时的愉悦心情;在“ ② ,君子好逑”中看到古人对爱情的追求;在“ ③ ,玉盘珍羞直万钱”中看到宴席的丰盛;从“ ④ ,衣冠简朴古风存”中领略古时民俗活动的场面;从“乡书何处达? ⑤ 。”中感受古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从“角声满天秋色里, ⑥ ”中感受古时战场的惨烈;从“雾淞流砀, ⑦ , ⑧ ”中感受古人夜游所见的奇特雪景;从“ ⑨ , ⑩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感受专注内心修为的乐趣。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当前,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尚未得到根本缓解,人类内部的关系远未达到 甲
(A.亲密无间 B.亲如手足)的程度,有的国家怀着狭隘 ① (A.ài B.yì)的利己主义,在逆全球化思维影响下,不时操弄“退群”“毁约”,严重影响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共建。在此形势下,中国在国内, 丙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 gēng ② (A.庚 B.赓)续天下大同的传统文化基因,凝聚最大共识,维护共同利益, 乙 (A.切实B.确实)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全球气候充满智慧与力量的中国方案。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文字。(只填序号)(2分
① ②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3分)
①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②加速推进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转型升级
③发扬天人合一思想 ④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句写潼关古城被久远的高云簇拥着,不言古城之高而其高度自见。
B. 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表现了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C. 第三句写黄河在原野奔流“犹嫌”拘束,表现其澎湃与壮阔的气势。
D. 末句写诗人翻越秦岭进入潼关后被险峻的山势震撼,内心极不平静。
4.康有为曾赞扬谭嗣同:“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你认为本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气猛志锐”,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秦参将
有秦标者,盱眙人,少为县中吏。嘉庆初年,同房科某以赈济侵蚀事下狱,罪应军①,向秦大哭曰“吾上有老母,妻年少,且无子。如我行,君为我周急②之,虽死他乡,亦所感激也。”秦慨然曰:“吾惟一身,无所累,愿代子行。”遂白于官,改供自认,乃发遣秦中。适教匪滋事川、楚,蔓延陕西,一路荆棘,秦充乡勇以协官兵,屡得功,议叙为守备。越三年教匪平而军年亦满遂回乡。初补千夫长,屡擢至海州钱家坎都司,旋升仪征参将。秦通文墨,有将略,能通诗古文词,画山水、花卉亦颇得生趣。余在淮阴都督府识其人,畅谈者久之,俨然一书生,真奇人也。
( [清] 钱泳《履园丛话卷六??耆旧》节选)
【注】①军:充军。 ②周急:周济救急。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屡得功 屡: (2)初补千夫长 初:
(3)秦通文墨 通: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三年教/匪平/而军年亦满/遂回乡 B.越三年教/匪平而军/年亦满/遂回乡
C.越三年/教匪平而军/年亦满/遂回乡 D.越三年/教匪平/而军年亦满/遂回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惟一身,无所累,愿代子行。(3分)
(2)余在淮阴都督府识其人,畅谈者久之。(3分)
8.秦标的“奇”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