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350字。

  古诗文阅读专题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甲】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
  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节选自《宋史??庞安时传》有删改)
  【乙】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游沙湖》有删改)
  5.你对两文进行字词梳理。(3分)
  (1)你给“时年犹未冠”中的“冠”注音:  ▲  。
  (2)你根据乙文推断“已而病聩”的“聩”的意思是  ▲  。你想查词典验证一下,你会查“  ▲  ”部首。
  6.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                                   
  7.苏轼称庞安常为“异人”。结合选文分析他“异”在何处。(6分)
  ▲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稻工①
  [明]宋应星
  凡稻田刈②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稿③化烂,敌粪力④一倍。或秋旱无水及怠农春耕,则收获损薄也。
  凡粪田,若撒枯浇泽⑤,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
  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⑥,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脉释化⑦也。凡牛力穷者,两人以杠悬耜,项背相望⑧而起土。两人竟日,仅敌一牛之力。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节选自《天工开物》,中华书局,2021版,有删改)
  【注】①稻工:稻田耕作。②刈(yì):割。③宿稿:指水稻收割后残留的稻茬。④粪力:指粪的肥力。⑤撒枯浇泽:指施肥。⑥耙:与下文的“耜”(sì)均为耕作工具。⑦膏脉释化:肥料的养分在土中化开。⑧项背相望:这里指两人一前一后共同拉犁。
  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B.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C.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D.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意思。(3分)
  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
  ▲                                     
  10.我国古代农民为了稻田丰产,积累了哪些耕作智慧?结合选文,分条概述。(4分)
  ▲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古文阅读(15分)
  风雨游记①
  [清]裕瑞
  是时也,夕阳已落,晚景苍茫,天北乌云叠起,势如怒马,色如泼墨。银条垂空,电光一掣,金蛇激射,殊令人骇魂眩目。土人②告余曰:“暴雨将至,早回步可也。”余曰:“雨行颇饶佳趣。兴未尽,安可言旋?”遂登石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