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51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最后一卷语文模拟试卷
  【三】(16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材料一: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爱乐善。
  材料二:夷简①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日:“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②也。”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释]①夷简:人名。②憾:怨恨。
  1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不以物喜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③仲淹顿首谢曰             ④臣乡论盖国家事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以 母 在 时 方 贫 其 后 虽 贵 非 宾 客 不 重 肉
  15.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夷简再人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人生信条,请联系乙文两则材料,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4分)
  2022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三】
  根据要求答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诚大丈夫         诚:__________
  (2)往之女家         女:__________
  (3)贫贱不能移       移:__________
  (4)不可夺志         夺:__________
  (5)笃志             笃:__________
  15. 翻译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切问而近思。
  16.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1)是 焉 得 为 大 丈 夫 乎?
  (2)仁 在 其 中 矣。
  17. 两文都谈了坚守志向,【甲】文认为无论得志与否,都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认为“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三](15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