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80字。

  二○二二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班级举行了“我最喜欢的古诗文名句”推荐交流活动。请根据情境填空。(10分)
  老师说,他喜欢《晏子春秋》中“为者常成,①     ▲      ”的哲理;同桌小兵喜欢苏轼“②水光潋滟晴方好,     ▲      ”的美景;小妍向往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③     ▲      ”的生活;我则把孔子的“④     ▲      ,思而不学则殆”作为座右铭。
  老师最后总结道,人生可能要承担“受任于败军之际,⑤     ▲      ” 的责任,也要经受“⑥     ▲      ,饿其体肤”的磨难。今天纵有艰难险阻,但仍要拥有李白《行路难(其一)》中“⑦     ▲      ,     ▲      ”的乐观。不经历风雨,哪会有刘禹锡《秋词》中“⑧     ▲      ,     ▲      ”的豪情。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9分)
  三月的春风,在我耳边呢喃,柔柔的,轻轻的,令我不由地    ▲    。我知道,我和春天早就有个约定。这个约定,就是应春天之邀,在田野之上尽情地行走!行走在空旷而且广阔的田野之上,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踏实和安宁:那松软的泥土,注入我心中的是,正在蓬勃生长着的希望。这希望,同那些刚刚探出头、四处观望着大地的小草一样,倔强而又调皮,正鼓动着我,大步地迈向那早已等候着我的一座座山mài。
  田野之上的空气无比清新,如同天上的蔚蓝,总会带给我一个又一个惊喜。远处,不时地有老农,赶着牛车往自己的田地里送肥料。他们,仍然用自己积zǎn了一冬的农家肥,堆成一个又一个圆形的土丘。待到土地饥饿得张开口时,再把这些农家肥撒开。他们,用祖祖辈辈沿袭的耕作方式,以及“箫鼓追随春社近”所特有的祈祷方式,和土地似亲人般相处。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呢喃  ▲         撒开  ▲         山mài  ▲         积zǎn  ▲ 
  (2)文中“我和春天早就有个约定”中“约定”的词性是( ▲ )(1分)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形容词
  (3)文中“箫鼓追随春社近”中“春社”在中国古代一般有什么习俗( ▲ )(2分) 
  A.赛龙舟    B.吃月饼    C.祭土地神,祈求丰收    D.登高望远,插茱萸
  (4)联系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泰然自若  B.心花怒放      C.逍遥自在    D.心旷神怡
  3.综合性学习。(7分)
  小妍同学参加九年级“跨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绘制校园地图”。现请你与她一起参加。
  【活动一】活动小组需要根据活动任务拟定流程,请选择后面的选项完成下表。(2分)
  活动步骤 活动任务
  第一步 了解地图的基本绘制方法;
  第二步 ①        ▲        
  第三步 ②        ▲        
  第四步 活动成果的公开发布。
  A.校园地图的平面设计; B.测量与收集绘图数据;
  【活动二】请你以活动主持人的身份邀请地理学科的王老师作为你们活动的指导老师,你该怎么说?(3分)
  ▲                                   
  【活动三】活动结束后,实践活动小组准备将制作的“校园地图”公开发布,你认为下面哪种形式最好?并请说明理由。(不超过30个字)(2分)
  A.印“纸质稿”      B.推“公众号”     C.发“短视频”
  ▲                                   
  二、阅读理解(64分)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4小题。(7分)
  采桑子??九日①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②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③迢迢。六曲屏山④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注】①[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②[绝塞]极远的边塞。③[乡路]这里指通往家乡的路。④[六曲屏山]代指家园。
  4.(1)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词的上片所展现的画面。(3分)
  ▲                                   
  (2)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南雁归时更寂寥”中的“更”。(4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16分)                             
  观德亭记
  [明]王守仁①
  君子之于射②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
  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弛,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
  君子无所不用其学也,于射见之矣。故曰:为人君者以为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