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20字。
试 析 中 考 趋 势 及 应 试 策 略
南 宁 市 二 十 四 中
作 者 : 钟 姝 敏
地址:南宁市秀安路8号南宁市二十四中
邮编:530001
联系电话:13317616253 0771-2223585
论 文 内 容 摘 要
今年本市中考发展趋势
考试内容凸现文化、生态、科技,展现乡土特色,体现人文关怀,关注语言应用。
题型方面,追求稳中有变,有所创新。
题量方面,由于本市中考将毕业试、升学试合而为一,因而试题兼顾基础性和选拔性,易、中、难的题目比例约是1:2:7。
简析应试策略
理清知识网络,明确考察的知识点,掌握专业术语。
抓住得分点,消灭失分点,突破重难点。
根据我校学生学习资料缺,阅读面窄,词汇积累少,表达能力差的实际情况,确定训练重点在作文,难点在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题。
阅读理解,应按文体全面复习,总结各文体的阅读理解题目的出题模式,分成研讨经典片段、揣摩出题意图、探究答题方法、规范答题语言几个步骤。
作文,可以按初中三年三循环的模式设计一套三循环的复习方案。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兴趣,引入竞争,达到目标。
关 键 词
中考趋势 应试策略 创新 人文性
字数:2979字
试析中考趋势及应试策略
今年本市中考试题将稳中有变,贴近生活,关注社会,体现人文性。
考试趋势有如下三方面特征:
一、考试内容凸现文化、生态、科技,展现乡土特色,体现人文关怀,关注语言应用。
基础题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语言应用题。此题关注时尚,贴近生活,譬如广告、短信、对联、标志等,题型灵活新颖,学生发挥余地大,深受欢迎。
阅读题中,近年来课外阅读题的比重均在50%,其中,课外片段中的记叙文阅读题倾向含意隽永,包含人生哲理的散文,让学生在感悟中得到道德升华。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也占一半江山,随机出现,文言文出现频率较高,考察知识迁移能力,有一定难度,属于选拔性题目,倾向于选择篇幅短小,字词浅显,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哲理故事。
作文题中,话题作文和记叙文平分秋色,话题作文两三年内长盛不衰,由物象引发哲思,由哲理迁移生活,在考察文字表达功夫的同时,也启发学生平时应善于观察,深入思考,体味生活。
二、题型方面,追求稳中有变,有所创新。基础题部分加入了语言应用题,包括口语交际题,应用文创作题,而诗文默写题约三成是理解性考察方式。阅读理解题主要考察整体感悟、知识迁移,延伸到了课外知识的考察。作文方面,话题作文有考察学生理解导语,提炼观点,拟题谋篇,提炼素材,组织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