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60字。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36分)
(一)默写与运用(12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 (杜甫《望岳》)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3.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 (《礼记??虽有嘉肴》)
5.正如孔子临川感叹“______,______”,时间转瞬即逝,一去不返。我们都要珍惜时间,莫使光阴虚度。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6-11题(24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
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①之。庶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备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注释】①器:器重。
6.【甲】文作者正是【乙】文中司马徽、徐庶口中的“______”,【甲】文节选自他写的《______》。(4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句。(4分)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8.【甲】文第二段中“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的“此”,在文中重点指的是“______,______”。(2分)
9.解释【乙】文中加点词。(4分)
(1)君与俱来 俱:______ (2)由是诣亮 诣:______
10.下列对【乙】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4分)
A.这个人能马上召见,不能弯腰向他表示屈服。
B.这个人能马上召见,而不能让他降低身份来。
C.这个人可以去见他,不能弯腰向他表示屈服。
D.这个人可以去见他,而不能让他降低身份来。
11.【甲】文中的“先帝”指的就是【乙】文中的______;两文中都提到他“□□□□”(填入成语)的事迹,由此可见他是______的人。(6分)
二、现代文(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6分)
冬奥山水间
①与夏季奥运会所有场馆集中在城市内不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雪上场馆大多坐落于山水之间。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美好却敏感,如何使场馆设施与自然系统相协调?减少人工痕迹对自然的侵占,这是建设者首先要面对的挑战。
②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位于张家口市,是北京冬奥会极具标志性的山地场馆,因形似中国传统饰物如意而得名“雪如意”。在建造“雪如意”时,建设者采用了精细爆破的技术来改造山体,使原有山体的使用率达到了95%。运送物资则使用塔吊传递(人工传递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伐树开路,这样至少保护了5000棵树,大幅度减少了对山体的破坏。“雪如意”整体架空于山谷的上方,这个设计保护了山体的生态系统:水系、地表径流等都未受到影响,小动物们不用绕道,还能按照原先的生活习惯正常出行。
③“冰玉环”是一条半环形高架人行步道,它将“雪如意”和另外两座竞赛场馆连接在一起,组成了古杨树场馆群。“冰玉环”的人行步道下方路面供车辆行驶,人车分流,提高了运行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架空的路面之下还暗藏玄机:这里建造了一条全长两公里的综合管廊,能有效应对场地高差变化大、冻土埋深、管线繁多等问题,减少了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④除了减少人工痕迹对自然的侵占,建设者还要致力于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⑤场馆造雪需要大量用水,水从哪里来?古杨树场馆群共有六个蓄水池,其中最大一个的蓄水量达到20万立方米。蓄水池在夏季收集山上的融雪水、雨水,到了冬季,就能为整个场馆群提供用于造雪的冰——六个蓄水池凝固了水的力量,储存了雪的源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