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940字。
安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晋宋以降,描写山水的散文逐渐出现,也产生过一些著名的作品,但总的来说并未得到充分发展,作品的景色描绘与作者的主观感受往往还是游离的。柳宗元可谓后来居上,在贬官之后着意把南方的山光水色作为描写对象,写出了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许多高质量山水记,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新领城,奠定了我国游记文学的基础。
山水景色与作者主观感情融为一体,是柳宗元山水记内容上的显著特征。作者是以流放的“罪人”身份去游览山水的,他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观照自然,因而他笔下的山水不再是客观景物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心灵的过滤和加工,或显或隐地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在《钴鉧潭西小丘记》等文中,作者描绘了奇特优美的自然景色,同时又对如此美景被弃置埋没深表感叹,显然是在借山水倾吐自己被贬逐的愤悱之气。《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历来被视作纯粹以写景取胜的名篇,它不像《钴鉧潭西小丘记》那样借端托寓,但从它着力渲染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作者孤寂凄楚的情怀。把身世之感融进山姿水容,不仅动人以景,而且感人以情,正是柳宗元对我国山水散文的创造性发展。
在古代散文家中,柳宗元描绘山水景色的艺术技巧是无与伦比的。他的山水记给人突出的印象是文笔清新,描绘细腻,洋溢着一派高洁清幽的诗情画意。《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就是典型的例子,它绘声绘色地描画出潭水、游鱼、竹树的情状,使小石潭清幽绝俗的境界生动呈现在读者面前。第二个印象是简洁。柳宗元的山水记大多数篇章只有二三百字,可谓惜墨如金。这得力于对语言的千锤百炼,更得力于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远。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只在开头用“水尤清冽”四字写到潭水,随后宕开笔墨去细写潭中游鱼,似乎已将潭水遗忘,然而细写游鱼就是细写潭水,这种鱼水互衬、略彼详此的巧妙构思,不仅以较少的文字包含了较多的内容,对潭水的描写也角度新颖、不落俗套。第三个印象是善于再现景观的个性特征。他的山水记篇篇不离山、水、树、石,但能准确地把握不同景物的形状、声色和情态,因而篇篇都写出了“这一个”,绝不雷同。他笔下的永州野山连绵而低矮,与柳州孤峭挺拔的诸峰全然不同。永州景观现在虽然大都泯灭,我们却不难从他的描写中想见当年的风采;而柳州景观仍在,完全可以与他的描绘一一印证。历史上不乏文采飞扬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山水作品,它们由于没有写出景观的个性而被人遗忘,对比之下,高下自见。
毋庸讳言,柳宗元的山水记也存在不足。常有人批评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感伤情调,流露出太多的牢骚和悲叹,其实这并不足为柳宗元病,我们从中可以看见封建制度对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摧残;问题在于这种牢骚感慨太多而表现方法终究有限,读多了便会有大同小异、似曾相识之感,即令在成功之作如《愚溪诗序》等中也存在这种情形。其次,有些文章词语奥僻生涩,意义也不够明白畅达,缺乏浑成圆熟的气象。
(摘编自王松龄《柳宗元诗文选译??前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笔下的山水都经过了心灵的过滤和加工,因而不能算是源于客观景物的创作。
B.在柳宗元的许多山水散文中,读者都可以感受到他因流放而产生的孤寂凄楚的情怀。
C.《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一文构思精巧,写景清幽绝俗,对我国山水散文的贡献最为突出。
D.有人批评柳宗元的山水记情调感伤、充满牢骚,但作者认为这种观点缺乏足够的依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讨论柳宗元山水记时,首先追溯了山水散文的历史,这体现了其宏阔的视野。
B.第二段列举《钴鉧潭西小丘记》等文,具体阐释了柳宗元山水记在内容上的显著特征。
C.文章依次论述了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三个艺术特征,均结合了具体篇目进行分析印证。
D.文章主次分明,以肯定柳宗元山水记的巨大贡献为主,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柳宗元的开拓,后世不可能出现超越晋宋山水散文格局和高度的作品。
B.柳宗元反复感叹山水美景被弃置埋没,实际上是在感叹自己遭贬谪的人生遭遇。
C.虽然无法完全印证,但可以确信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山水基本符合其历史的面目。
D.郦道元的《三峡》成为山水游记名篇,和《三峡》再现了三峡奇伟独特的风光有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乡村群众患病找“赤脚医生”,到现在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医疗床位8.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5万人。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952.9万人。
70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7岁。
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十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年我国位列第110名,2015年提高到第60名,2016年提高到第48名,是全球上升幅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人民日报解码70年健康成就:健康中国 步履稳健》)
材料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