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30字。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题
  八 年 级 语 文
  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作为一名博击运动员,原本就有强健的体魄,所以当身体感到疲(pī)乏的时候,他并没有在意,直到被确诊为躯(qū)体化障碍症时,才引起他的重视。
  B.多年来,袁隆平爷爷至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他的光荣事迹值得我们铭(mínɡ)记,他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影响着我们,赐予(yǐ)我们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力量。
  C.放暑假时,他随着爷爷在乌蓬船上打渔,无聊时一会儿用船楫(jí)帮爷爷划船,一会儿盯着行船在潺(chán)潺江水中留下的痕迹发呆。
  D.我怀疑(yī)他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得了此次比赛的荣誉,因为在赛后采访中他对比赛策略并不清楚,还狡(jiǎo)辨说是太紧张的缘故。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客家服饰以风格独特著称于世。__________的客家服饰文化之所以如此绚烂,源于其既拥有深厚的文化__________,又注重__________其他民族和地区服饰文化的精华。历朝历代的服饰并非__________,而是在传承创新中,形成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特色。
  A.绚丽多彩  意境  借鉴  推陈出新
  B.眼花缭乱  内涵  融合  推陈出新
  C.绚丽多彩  内涵  融合  一成不变
  D.眼花缭乱  意境  借鉴  一成不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携手同心、共度难关,寻乌县定能迎来美好的新元!
  B.为确保数据质量,今年入户普查与以往不同,全面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
  C.春节前,为做好疫情防控,我市各大电影院加快了放映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D.线上教学质量是否有效,关键是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的方法。
  4.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茫然走在高楼林立的街道尽头,不知道要去的地方,不知道要寻的方向, 凄凄然走在月光下,闻不到酒的醇香,看不到鸟儿的飞扬,但我渐渐悟出了母亲心中的月华—                     而我是否就是母亲当年所期盼的月华呢?
  A不得不说子女的健康成长就是母亲心中最耀眼的月华。
  B.难道子女的健康成长就是母亲心中最耀眼的月华吗?
  C.子女的健康成长就是母亲心中最耀眼的月华。   
  D.子女的健康成长不就是母亲心中最耀眼的月华吗?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
  B.枯黄的叶子离开了枝头,怀着对金秋无比眷恋的心情,在风中飞舞着。
  C.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D.他们不时惊慌地扭头往后看,好像有人在跟着他们似的。 。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 6—7 题。(4 分)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6.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
  B.前两句以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的特点,点明夏末秋初的时令季节。
  C.第三句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
  D.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
  7.本诗描写东栏的梨花,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8~10 题,(10 分)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①,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②,如蜗鼠缭绕③,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慕,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④,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