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350字。
四川省甘孜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统一监测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总分: 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华文明复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
②复兴的前提是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复古。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是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人类历史上,成功的文明复兴都是优化或革新传统文明而结出的甜美果实。中华文明的复兴也不例外。所谓“梦回唐朝”,为再现昔日荣光而回归强大的封建帝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③没有优秀文明传统的复现也不是复兴。一种文明的复兴不能变成对当下强势文明的简单模仿。舍弃自身文明的优秀传统,复制外来文明,只能让自己成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丧失复兴的可能。虽然理论上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中却极易陷入这一泥潭而不自知。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挑战,改良者不仅以西方文明为圭泉,而且卷入西方主导的思维模式中,不知不觉中消解了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一味以当下的优势文明作为模板追赶,而不加以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根本无法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因此,中华文明复兴也意味着挣脱西方文明的羁绊,重建中华文明自信。在新时代条件下,对西方文明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应有之义
④文明的复兴是复现与新兴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复兴。但相比之下,后者是文明复兴更为本质的方面。没有文明的自我创新,中华民族就不能浴火重生。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以文明的创新作为基本内涵的。无论是对传统文明的再造,还是对西方文明的扬弃,指向的都是文明的创新,都是在传统文明和西方文明基础上建构新的文明。
⑤中华文明复兴,不只是经济总量这种硬实力的复兴,也不只是硬实力加软实力的复兴,甚至也不只是文明名次跃居榜首,而更在于创造出较之现今主导文明更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更为优越和高级的新型文明。只有牢固持守并切实践履这一核心理念,中华文明在当代的复兴才是高标准的。反过来说,缺失这种核心取向的文明复兴只能是虚假的复兴。中华民族有能力也有条件超越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局限,构建更新的文明形态,展现出当代与未来中华文明博大的格局。
⑥逐步创生新的文明后,积极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新元素,对人类文明给予具有历史高度的引领,同样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应有之义。100年前,罗素曾说过:“如果中国在国力足以自卫时,放弃征服异族,把全副精力投入于科学与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文明,那么,中国对世界尽了最恰当的义务,给了人类全新的希望。”这些话仍然给人启迪。走向复兴的中华文明不应局限于一时一处的得失计较,而应将自己的复兴同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使自我发展和人类进步相互促进。
(摘编自郭湛、刘志洪《中华文明复兴的核心取向》)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承、引领和创新是中华文明复兴的主要内容。
B.“梦回唐朝”是一种复古,不是文明的复兴。
C.只是复制外来文明,一味以当下的优势文明作为模板追赶,而不加以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根本无法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
D.100多年前,罗素已经对中国提出了希望,他认为今天的中国有能力也有条件构建更,新更好的文明形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性强,既有对现实中的复古和全盘西化的批判,也有对文明复兴的展望。
B.文章围绕观点展开论证,论证严密、充分;文章使用最多也是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例证法。
C.文章②至③段,先阐明传承与复古的差异,然后点明复现与复兴的差异,对主要观点进行论证。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首段提出文章中心观点,后文对传承、创新和引领展开论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明再造的过程就是文明复兴的过程;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吸收精华,去除糟粕。
B.如果只是复制外来文明,照搬照抄,容易使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丧失,让自己成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失去复兴的可能。
C.中华文明当代复兴的高标准就是中华文明名次跃居世界文明的榜首。
D.复兴了的中华文明会成为世界文明的模式,其他文明都会按照这种模式建构和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李保国同志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李保国同志去世后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荣誉称号。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李保国同志35年如-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