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40字。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默写填空。(10分)
感受古诗文之魅力,体味语言之精妙。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领略祖国大好山河:“①______,齐鲁青未了”是东岳的巍峨(杜甫《望岳》),“飞来山上千寻塔,②______”是绍兴城外宝林山的神奇景象(王安石《登飞来峰》);阅读古诗文,我们可以感受季节变换:“③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夏初江南的温柔(赵师秀《约客》),“④______,寒光照铁衣”是冬季北方的凛寒(《木兰诗》);阅读古诗文,我们也可以领会古人情思: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⑤______,______”两句,巧借乐府古曲之名,抒发游子乡愁;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后,发出“⑥______,______”的人生感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则用“⑦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君子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牵扯攀附的崇高品质。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鲜为人知(xiǎn) 污秽(huì) 粗拙(zhuō) 颤抖(chàn)
B.亘古(gèn) 草率(shuài) 愧作(zuò) 挑逗(tiāo)
C.忧心忡忡(chōng) 可汗(hàn) 酌油(zhuó) 露宿(sù)
D.屏息敛声(píng) 嗥鸣(háo) 累赘(léi) 别扭(biè)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锋芒必露 狂澜 自矜 案牍 B.大庭广众 迟忳 辟如 悲悯
c.毛骨悚然 妇孺 遗憾 伫立 D.刮目相待 骨碌 扼运 战栗
4.下面文段中关于文化、文学常识四处表述中,表述不正确的一处是( )(2分)
塑造独特丰满的人物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任务。【A】在和老王交往中明白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知识分子杨绛;【B】南朝民歌《木兰诗》中替父从军的奇女子木兰;【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吕蒙;【D】在临近祭祀土地神的春社日时,游山西村的诗人陆游……都是广大读者心中难忘的艺术形象。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不解释为动词的一项是(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无丝竹之乱耳
C.可爱者甚蕃 D.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6.综合性学习。(17分)
语文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与社会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今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也是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的日子,启智中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宣传发动
(1)下面是活动中用作宣传标语的一副对联,最合适做上联的一项是( )(3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读书明志,可识春秋
A.书山学海,品味忠孝 B.观史知今,当思进退
C.博览诗书,鉴赏河山 D.万卷典籍,启迪人生
(2)阅读下面的倡议书,按要求回答。(6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甲】读书是提升自我、完甚自我的重要逢径。开展读书活动,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应对时代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诚挚向大家倡议:
一、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二、【乙】每一个家庭行动起来,打造诗书传家的良好氛围。每一个家庭都能够积极参与全民读书活动,争创“书香家庭”。
三、积极参加校园读书节活动,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同学们,读书吧,让书籍成为我们智慧的源泉!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追求知识成为一种潮流,让我们的生活书香四溢!
倡议人:启智中学
2022年4月22日
①倡议书中有一处格式不对,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②【甲】句有语序不当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③【乙】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改为“______”。(2分)
活动二:活动开展
(3)学校开展“全民阅读——《骆驼祥子》”专题讲座,邀请安徽大学中文系李教授给七年级同学做报告,你作为主持人,现场对他进行了采访,请补全下面对话中的提问设计。(4分)
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教授:我认为在阅读时,抓住祥子最大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扣住他“三起三落”的经历来阅读,可以帮助读者迅速了解祥子的生平经历。
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教授:我还建议大家在圈点批注时,要多体会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魅力。
(4)在“语文走进你我生活”活动中。“啄木鸟”小分队对学校附近商家使用的招牌和广告词进行了调查,发现“谐音”的修辞使用广泛,如;服装店的“百依(衣)百顺”,饮品店的“泰(太)芒(忙)了”。下面关于春节情境中,没有使用“谐音”的两项是( )( )(4分)
A.除夕的早上,小瑶开始在门上贴春联和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