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200字。  2022年新高考II卷语文作文(选择创造未来)点评与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意分析
  又是一年高考季,千万学子挥笔为青春,奋斗写人生。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多指向较为宏大的时代命题,引导青年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关联起来,以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和为国选材的高考任务,遵循思维规律,加强对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一批新时代青年即将通过高考走向求知成长的新阶段,草木蔓发,春山可望。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迎接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专家指出,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汲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藏的深厚力量,生动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新时代伟大成就,激发青年奋进潜力,鼓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勇于在实践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共同谱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青春乐章;激励学生打牢基础、提高能力素养,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审题立意
  考生要做到一题“四审”——审材料,审提示,审要求,审命题意图;明察“四同”——与时代同行,与教育同频,与教改同步,与成长同步。2022年新高考Ⅱ卷作文材料详实,站位颇高。新时代里,青年何为?青年者,当承其所应承。“选择创造未来”的主题是一代一代先进青年都扪心追问过的。石墨烯青年曹原从小热爱学习,并付出努力,在石墨烯的研究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青年时的李兰娟踏入医学大门,潜心研究,为祖国、人民做出巨大贡献。青年应以青年之姿态,守护盛世中华。
  作文题由材料、导语、写作要求三部分构成,共四段。材料第一段,提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并引入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命题指向的依然是青年身份,青年立场。“青年”与“青春”不仅仅是称谓。新时代里,青春何谓?青春是创造的精神、实干的态度、革新的思想、担当的姿态,青春是大写的中国人!“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这一句直接指向主题。
  材料的第二段列举了三个正面人物材料,科学家强调“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并致力于科技攻关,和科普教育,这是她的选择;摄影家认为“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增强中国文化认同感,这是他的选择;建筑家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这是他的选择。作文的材料明显要求考生用征文的形式来礼赞新时代的青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青年的风貌塑造着未来面貌。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青年用智慧的、创造的、实干的、革新的、担当的姿态,播下一颗颗执着奋进、创新包容、开放多元的种子,绽放出朵朵绚丽的青春之花。
  清末满目哀凉,梁公一声长叹如惊雷乍响:“人人皆畏败而惮先,天下遂以腐坏不可收拾。”然至今日,青年群体应知科学创新之可贵,“变乃公器”。一味踏履于前人旧迹,一个时代就会成为“随时间变化而不进化”的机器国度。然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