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80字。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 梳理课文内容,感受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之情,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我”的思想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3. 揣摩鲁迅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 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之情。
2. 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难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揣摩鲁迅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1. 今天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和鲁迅是什么关系?(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学医时的一位老师,全名叫做藤野严九郎。)在鲁迅的人生中有几位老师令他终身难忘,其中就包括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和本文所写的藤野先生。鲁迅在离开仙台二十年后写下这篇文章。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对于一位异国的老师,时隔多年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下面就让我们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去重温那一段往事。
二、 划分层次,梳理内容
1.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自己哪一段时期的人生经历?
明确:回顾20世纪初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2. 全文共三十八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思考文章可以大体分成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联系预习单)
追问: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仙台——离开仙台)
明确: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写东京印象,交代作者前往仙台求学的缘由。第二部分:第4——35段,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离开仙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段落层次 地点 主要事件
第一部分:1-3段 去仙台前 (1)______认识藤野先生之前在京都的见闻和心境,交代去仙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2)___4-35段____ (3)__在仙台_____ 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正面 添改讲义
(4)_____纠正解剖图_______
(5)_____关心解剖实验___
(6)____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7)送“我”相片与我惜别
侧面 (8)____匿名信事件____
电影事件
第三部分:
(9)__ 36-38段_____ 离开仙台 (10)_______________离别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怀念和感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节课,我们重点关注“我”与藤野先生相关的事例。
设计说明: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借助预习单了解通过时间、地点的变换来叙述事件,构思布局的写作方法,进而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三、 品味语言,感受品质
1. 文题是“藤野先生”,同学们找一找,课文是从第几段开始写藤野先生的?
明确:第6段。
2. 在文中找出作者评价藤野先生性格的一句话。
明确:第37段“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3. 鲁迅为什么会这样评价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里?我们先来看看,藤野先生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我”面前的,请同学们默读第6—10段,关注藤野先生的出场,边读边圈画语言细节,思考藤野先生的第一次亮相带给作者怎样的印象?
预设:“大大小小的书”说明书的数量很多,种类很丰富,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潜心学术、治学严谨的形象。留级学生的议论和自己的亲见,刻画出藤野先生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的形象。这是初见藤野先生他给我留下的印象。
4. 接下来作者正面写到和藤野先生交往的5个事例,又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形象呢?
请同学们默读相关段落(ppt出示),边读边圈画语言细节,并思考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预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