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990字。

  甘肃省兰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24分)
  学校拟开展“讲好黄河故事”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下面是小明同学为活动准备的开场白。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是世界众多民族孕育生长、融合发展的象征。从黄河出发,她书写的不仅是一部中华史,更是一部世界史【甲】
  世界上没有第二条河流,能够如黄河一样,将梯次分明形态众多的高原、草原、平原连接起来;将异彩纷(chéng)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沟通起来【乙】将上百万年至今的人类活动历史完整地、不间断地贯通起来……她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证明,人类终将(shū)途同归,百虑一致;她的奔流更是一种宣告,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就是人类走向共生的实践。
  (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异彩纷(chéng)______    (shū)______途同归
  (2)参考方框内句子中“虑”的含义,解释“百虑一致”在文段中的意思。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三章》)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百虑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下面是同学们为专题发言准备的素材。请根据语境,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文学】
  黄河是中原大地上最为雄浑壮美的奇观。虽然早在《诗经》中就有对黄河的描写,但只有到了李白的笔下,才真正写出了黄河的气魄,写出了黄河的灵魂。在这里,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著名的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子千百年来,传诵不衰。难怪林庚先生要击节赞叹:“每一个读到这样诗句的人,就都会感染到他要冲破一切束缚的力量。”
  【黄河??音乐】
  ①《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的史诗巨作,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代精神的诠释。它细致地描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出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它是时代的最强音,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②它自面世以来,一直以其深远的内涵、独特的音乐魅力被世人所称颂,③它是中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1)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泻千里    ②势不可挡    ③气势恢宏    ④奔腾咆哮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加点的词“象征”“描述”词性相同。
  B. 文中画横线 三个短语结构不同。
  C. 文中画线句①的主干是“《黄河大合唱》是巨作”。
  D. 文中画线句③是一个递进复句。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②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3. 下面是同学们为宣传报道准备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10月30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发布会在河南郑州黄河博物馆举行,母亲河黄河有了自己的品牌标志和文化IP。
  黄河标志(见下图)总体颜色是黄色,代表黄河、黄土、黄种人。九层涡形代表黄河流域九省区。据悉,作品灵感来自指纹和仰韶文化,寓意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材料二:
  (1)请将介绍黄河标志的图形及寓意的内容,补充完整。
  现在,我介绍一下黄河标志的创意。黄河标志整体图形具天圆地方之势,稳健有力。上方________________;下方的“黄河”两字取九鼎纹样,设计将其变形,具有印章的效果,彰显了中国文化、中国气派、中国精神。
  (2)班里可以开展哪些宜传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两项。
  示例:举行黄河文化知识竞赛
  ①______    ②______
  4. 默写。
  青少年应当善养“志气”“骨气”“底气”,才能承担起建设者、接班人 使命。
  何为“志气”?是曹操的“老骥伏枥,①______”(《龟虽寿》);是苏轼的“②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