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170字。

  西宁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末调研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鸣咽(yàn) 嗔怪(chēn) 迸溅(bèng) 兀兀穷年(wù)
  B.坍塌(tān) 荒僻(pì) 烧灼(zhuó) 诲人不倦(huǐ)
  C.竹篾(miè) 蜷伏(juǎn) 累赘(zhuì) 怏怏不乐(yàng)
  D.严谨(jǐn) 亘古(gèn) 炽热(chì)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高梁 至死不懈 语无伦次 妇孺皆知
  B.震悚 悲天泯人 不耻下问 鲜为人知
  C.愧作 颠沛流离 耐人寻味 姗姗来迟
  D.遨游 轰轰烈烈 仙露琼浆 天崖海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应该正确把握教育的时机和场合,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孩子。
  B.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
  C.奥本海默是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只见他在前面振臂一呼,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开始出发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②油然地生长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③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
  ④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5.古诗文默写。(8分)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人京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朔气传金标,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振华中学准备开展“走进对联”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对联问卷调查表
  年龄段 12-25岁(100人) 30-45岁(100人) 45岁以上(100人)
  喜爱对联的人数比 18% 40% 65%
  【材料二】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对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对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中,“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联末的“好”和“高”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材料三】对联的内容有许多讲究。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望与祝福的对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对联。可见,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对联的内容,不仅应符合作者自身的特点,更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追求。如“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这样的对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表达了对联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美。
  6.探究【材料一】的内容,写出你的结论。(1分)
  7.【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对联。(2分)
  8.下面这副对联李华准备放在书房中,请你借助【材料二】【材料三】中的相关知识,为他选择合适的下联并说明选择理由。(3分)
  上联:黑发不知勤学早
  下联:_______________
  A.且读古人书 B.一心只读圣贤书 C.白首方悔读书迟
  答:(1)下联选择(填序号即可):_______________
  (2)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