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80字。
2.2大战中的插曲—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课时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拯救(zhěng) 井陉(jíng) 襁褓(qiǎng) B.殒命(yǔn) 频繁(pín) 哺育(fǔ)
C.颠簸(bǒ) 辗转(zhǎn) 彷徨(páng) D.沟壑(hè) 幡然(pān) 菩萨(pú)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轰鸣 激烈 扫荡 刀光箭影 B.拘束 惨庝 抚养 孤苦伶仃
C.携手 野蛮 无辜 横征暴敛 D.感概 盈眶 兵戎 背井离乡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B.《大战中的插曲》是选自《聂荣臻回忆录》的一个章节,其中“大战”指历史上著名的“百团大战”,“插曲”的意思是“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人的特殊片段”,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D.《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每一个读者都会从天真无邪的大卫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他采用了“纪实”的方法,把它们都“化用”了,他本人父母双全,却把大卫安排成一名孤儿。他父母的形象又在密考伯夫妇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小说的结局体现了狄更斯的道德信念:善恶必报。
4.根据语意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丰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___________,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值得铭记,并永载史册。
①持续时间最长 ②付出代价最大 ③开始时间最早 ④抗击日军最多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9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纪念活动,全国各地举办了纪念大会、文艺演出、书画联展等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B.中国人民挺立起凛然正义的铮铮铁骨,筑成中华民族新的长城,依靠全民抗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