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10字。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1-5题  22分)
  1.根据要求,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人要站得高,看得远,才不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正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的:“                    ,                    。”
  (4)《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名句是:             ,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行走丰盈生命。在澄(      )明的清晨或guī丽(    )的黄昏,走过卓(    )尔不群的泰山,走过浩浩荡荡的长江;听斜风细雨,看山清水秀,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细数阳光,沉diàn(     )在心的依然是生命留下的嫣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紧张之下,她显得语无伦次,准备好的发言内容也不知道忘到哪儿去了。
  B.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C.丢失了这本心爱的书,他一整天心事重重,若无其事的样子。
  D.这部电影的情节惊心动魄,吸引了很多年轻的电影爱好者。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轻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主要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C.《说和做》的作者是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D.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
  5.综合性学习。请你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三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形成三条理由,以证明应该“热爱汉字,认真书写”的观点。(6分)
  材料一 现在许多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由于填写表格时书写太差,结果不被聘用:有些医院的医生书写病历时出现错别字、字迹潦草以致误读或无法辨认,导致一些医疗纠纷发生。
  材料二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流传也依赖于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汉字这个载体,汉字书写也因之成为传承文化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材料三 汉字书法,关注的中心是审美,要求在熟练书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个性气质。所以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6-22题  48分)
  一、阅读《望岳》,完成6-7题。(6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造化钟神秀”一句中加点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二、阅读甲文和乙文,完成8-12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