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40字。
第一单元 4 望海潮(东南形胜) 扬州慢(淮左名都)
【课内文本阅读】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望海潮
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下面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 城市经济之繁荣。
B.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C.词的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一派祥和欢乐。
D.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解析】 “对比”错,应为“铺叙”。
2.“形胜”“繁华”四字在词的上阕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谈谈“绕”“怒涛”的艺术表现力。“珠玑”“罗绮”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展现杭州的哪方面特点?
答:__“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和“繁华”。“绕”字,写出了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和浩荡。作者抓住“珠玑”“罗绮”两个细节描写,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生活的殷实反映出来,以小见大。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扬 州 慢
姜 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